来自贵州的47岁贺先生,患扩张型心肌病8年,近几年病情逐渐加重,多次入院被下病危通知书,他的心功能极差,胸闷、憋气、心慌、很难睡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自理,随时可能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一个月前,他在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后,已经可以自由活动,基本生活能够自理,于今日顺利康复出院了。
此例心脏手术是在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协调下,通过分配系统,成功分配的一枚心脏,既是重庆市开展的第五例心脏移植手术,医院成功开展的第五例心脏移植手术。此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重庆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重庆在终末期心脏疾病或重度心脏创伤的治疗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和增强,将有更多的患者受惠于此技术。
据了解,医院作为国家卫健委批准的、重庆市唯一一家具医院,医院心脏移植团队在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的协调下,从年12月15成功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后到现在,成功开展了五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3小时左右。目前,通过回访显示,前四例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目前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和工作。
肖颖彬
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上午
擅长:各类心脏手术,尤其是复杂重症心脏瓣膜病、婴幼儿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疾病、冠心病外科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和心脏移植手术等。
马瑞彦
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擅长:各类微创心脏手术,尤其是腔镜心脏不停跳手术、小切口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瓣膜外科及同期房颤的外科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和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科普知识链接
+
什么是“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目前对各种衰竭的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将已判定为心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供体心脏取出,植入所需患者胸腔内的手术。
年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医院获得成功,发展至今,心脏移植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常规技术。目前,全世界每年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达例;近3年来,我国每年完成心脏移植余例。我国心脏移植的数据显示,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94.8%,3年生存率91.9%,5年生存率88.7%,7年生存率82.2%。
+
哪些情况需要“心脏移植”?
一般来说,终末期心力衰竭,经正规的各种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使其缓解,都是心脏移植的指征。
适合心脏移植的常见病症:
(1)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等;
(2)终末期严重冠心病:无法通过手术和其他治疗措施改善的;
(3)终末期瓣膜病: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
(4)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无法用矫正手术根治的,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5)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
“心脏移植”安全吗?
很多患者及家属对心脏移植有惧怕心理,事实上心脏移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移植技术非常成熟,手术安全性高。而新型免疫抑制药的研发,使免疫排斥反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总体而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极大改善,很多患者可获得长期存活。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心脏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8.7%。
+
“心脏移植”术后要注意什么?
心脏移植手术做好之后真的不是“高枕无忧”了!并不是!
做完手术患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要通过随访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平时养护心脏做到十六个字: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忌烟限酒、适当运动,要避免过度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在饮食结构上少吃油腻、高脂高糖食物,多吃清淡、低脂低糖食物,尽量不吸烟不饮酒,做适量运动,以不致腰酸背痛的运动量为宜。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上午
推
荐
阅
读
?刚刚,登上陆军最高领奖台的标兵宋彩萍载誉而归?《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医院杨清武团队新成果:直接取栓,卒中治疗步入3.0时代文字:李春梅
图片:谭又铭
编辑:李荣荣
刊期:
医院新闻看病就医
健康科普医疗热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正街号
陆军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rhzlxjb/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