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典型病例肥厚型心肌病筛查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12-21

病史

男性,53岁

相关病史:“间断胸闷1年,突发胸痛4天”,肥胖、血脂偏高,无高血压,无晕厥、无早发猝死家族史。

相关检查:心肌酶三项阴性;BNP.96(p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无异常;前降支血流缓慢,中远段弥漫斑块,狭窄40%;回旋支无异常;右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中段斑块浸润,程度20%。

01

扫描方式+图像

心脏核磁共振平扫+动态心肌灌注+延迟增强

扫描仪:GEW3T;

扫描过程心率齐:68次/分

上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四腔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双心室短轴舒张末期、收缩末期。显示HCM最为常见的类型: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中段间隔壁小斑片低信号影(陈旧出血);左心房增大。

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室两腔、三腔心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于收缩末期测量左室流出道直径(18.5mm)。

左图:心室短轴位亮血电影;右图:动态心肌灌注,中段间隔壁下插入部区域结节状灌注减低(提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HCM最典型的LGE

上图显示HCM最典型的LGE:室间隔与右心室游离壁交界、前后插入部局灶性强化。PSMDESA(5SD)定量LGE,该患者左室LGE定量占比9%。

左室基础心功能分析、左室容量时间曲线、第三方软件双心室心功能分析

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室基础心功能分析、左室容量时间曲线、第三方软件双心室心功能分析。左室:射血分数73%(EF)、心肌质量指数84.76(MM/BSA)、舒张末期左心室最大厚度16.2mm(MEDTH);

右室:射血分数47%(EF)、1.32L/min/㎡(CI)。

双心室心肌组织追踪(TissueTracking)应变分析

3D组织追踪技术半自动定量分析示HCM患者肥厚的心肌节段与正常人对应的心肌节段相比、与非肥厚节段相比,纵向、径向、周向应变均明显降低。(心肌形变能力的变化早于左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变化。心肌应变可对患者进行鉴别及危险度分级及预测预后)。

02

诊疗过程+3年随访复查

患者进一步行超声运动负荷试验明确无隐匿性梗阻,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胸痛),定期门诊复查随诊。

确诊后不再从事既往重体力农活。

CMR确诊当日,同行的两位亲兄弟在武汉中心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阴性。

该患者连续三年心脏彩超检查

.6首次心脏彩超:室间隔、左室前壁、侧壁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不除外;左房增大。

.4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1.4。余表现同前。

.4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1.6。余表现同前。

03

影像学表现+诊断

HCM的CMR表现:

1.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无家族史者≥15mm,有家族史者≥13mm。

2.非对称性HCM心室厚度比值---肥厚心室壁厚度与正常心室壁厚度比值,无高血压者该比值≥1.3,有高血压者该比值≥1.5。

3.肥厚的部位特点---以室间隔肥厚多见(非对称性占HCM60%-70%),特殊部位的类型CMR也能清楚显示,例如心室中部、心尖部肥厚型。

4.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末期测量内径<18mm。

5.肥厚心室壁收缩期增厚率下降。

6.LGE特点---约65%HCM患者出现LGE,以室间隔与右心室游离壁交界处局灶性强化最典型。

7.左心房舒张功能减低是HCM一个特征性表现,左心房增大。

上述病例CMR诊断结论:

1.间隔壁明显增厚,符合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影像表现,左室LGE定量9%,建议心脏彩超定期随访并专科诊疗;

2.左右心室收缩测值正常;

3.左心房增大。

04

近2年武汉中心HCM检查案例展示

案例二

女性,68岁

偶感胸闷,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9次/分)40余年;哥哥HCM已确诊多年。

心脏亮血电影

从左至右四幅图依次为四腔心和左室两腔心舒张末期、收缩末期。显示HCM特殊类型:心尖肥厚型;左心房增大。

左图:四腔心亮血电影,收缩期左房侧少许返流低信号;

中图:左室两腔心亮血电影,左室心尖段室壁增厚,呈“黑桃心”征象;

右图:短轴动态展示,LGE分布特点:心肌中层、地图样、斑点、非节段分布。

CMR结论:

1.符合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LGE定量6.1%,建议心脏专科诊疗;

2.左右室EF收缩测值正常(LVEF74%,RVEF55%);

3.左心房明显增大(LAVI59ml/㎡),二尖瓣少许反流;

4.心动过缓。

案例三

男性,27岁

急性肠炎就医意外发现心肌肥厚、心电图异常,平时间歇劳力性呼吸困难,自述鼓肚子憋气(Valsalva动作)可缓解。爷爷早发心脏猝死(40岁)。CMR确诊后现就诊于某省3甲医院心肌病诊疗中心。

左图:四腔心亮血电影,室间隔明显增厚,中段厚约26mm;

中图:三腔心亮血电影,心室收缩期可见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二尖瓣前瓣叶长度32.3mm,收缩末期左室流出道管径21.0mm;

右图:短轴动态展示,LGE分布特点:间隔壁前后插入点、左室肌壁间斑点、斑片、地图状延迟强化高信号,部分为透壁强化。右室心尖部游离壁少许LGE强化。

CMR结论:

1.符合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双心室受累),二尖瓣前瓣叶过长,LGE定量26.43%,建议心脏专科诊疗;

2.左、右室射血分数测值尚正常(LVEF55%,RVEF43%);

3.左心房增大、变形。

05

疾病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其诊断需排除负荷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室壁肥厚。

中国HCM患病率为80/10万,粗略估算中国成人HCM患者超过万。

病因及发病机制

HCM为肌小节基因突变所致。

基因突变引起HCM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临床表现

HCM主要症状如下:

1.劳力性呼吸困难:90%以上。

2.胸痛:25%~30%,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3.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15%~25%。

4.心电图异常:90%以上。

5.心源性猝死SCD:常见于10~35岁;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左心室扩张:约10%,为HCM终末阶段表现之一,临床症状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

典型体征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有关。第一心音后出现明显的递增递减型杂音,梗阻越重心脏杂音越强。

病理生理改变

HCM心脏质量增加,心脏肥大,心腔狭小,心壁90%为非对称性肥厚;HCM可同时合并二尖瓣复合体异常。

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及形态异常,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

分型

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gradient,LVOTG),将HCM患者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及隐匿梗阻性3种类型,这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ESC指南HCM诊断标准

成人:左心室厚度≥15mm(1.至少一个心肌节段;2.不能完全被心脏负荷异常所解释,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左心室壁厚度>正常儿童人群心肌平均厚度+2SD。

亲属:HCM患者的一级亲属,不明原因的左心室壁厚度≥13mm;即使无室壁增厚,但有心电图或超声的其他异常发现,也应做考虑。

鉴别诊断

1.心肌淀粉样变性

左心室心肌弥漫性延迟强化,以内膜下环形强化多见;心室舒张功能受限;T1maping值、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值均明显升高。

2.Anderson-Fabry病

左心室心肌自然T1值减低,LGE多位于基底部后侧壁中层。

3.高血压、左心室射血受阻疾患

心肌普遍性向心性肥厚,多轻-中度肥厚,一般无左室流出道狭窄,LGE可无或非特异性。

4.运动员型心肌肥厚

左室壁均匀增厚,通常<15mm,左室心腔常增大(横径>55mm),多无LGE强化,停止运动3个月后左室厚度有下降。

06

治疗

治疗包括药物、起搏器植入、室间隔减容术(外科室间隔旋切术Morrow手术、酒精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心脏移植等。约70%HCM有二尖瓣复合体异常,室间隔越薄,二尖瓣干预的可能性越大。

ESC指南建议应用HCM预测模型(HCMRisk-SCD)首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5年SCD风险≥6%为高危组,建议植入ICD是预防SCD唯一可靠方法。

07

预后

HCM主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1%,心力衰竭36%,卒中13%。

LGE患者≥10%的患者预后较差。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摄氧量下降等患者预后更差。多基因或复合突变患者预后更差。

HCM患者应避免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

08

随访推荐

临床稳定的HCM确诊者:每年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每2-3年复查动态心动图(48h)和运动试验,每5年行1次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

临床进展的HCM确诊者:可及时进行包括12导联心电图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内的临床评估,每1年进行1次运动负荷检查,每2~3年行1次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

亲属:未接受基因筛查的家族成员,10-12岁应行第一次随访,每年一次直到20岁,20-60岁每3年随访一次。

09

总结

1.HCM并不少见,CMR是心肌病(包括HCM在内)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在心肌病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上具有独特价值。

2.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gadoliniumenhancement,LGE)是CMR最具特色的技术,识别心肌纤维化最有效,与死亡、SCD等风险正相关。

3.HCM的CMR图像半定量、定量后处理分析,心肌形变能力(半定量)的变化早于左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变化;LGE需定量分析,LGE≥10%的患者预后较差。

医生介绍

王黎

平安好医医学影像中心武汉中心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工作13年

发表核心期刊5篇,5分以上SCI1篇

参编心血管学术专著3部

关于平安健康(检测)中心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是中国平安大医疗健康战略的重要成员,以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为导向,依托科研级的尖端设备、大师级的影像专家、纳米级的精密技术、五星级的客户体验和医疗级的健康检测,打造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影像诊断、医学检验和精密检查综合医疗服务业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创新型健康检测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ff/76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