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振1,张宇祯1,张其银2,曾现生1,惠杰1
单位:1.医院心血管内科;2.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PAF)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术后复发的关系及相关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7月至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行RFCA的PAF患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1.5±9.8)岁。对可能影响PAF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随访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S对PAF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影响。
结果
例PAF患者中,伴MS40例(40%),MS组在男性比例、糖尿病病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血糖、左心房直径等与非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2个月,复发29例(29%),其中,MS组17例(42.5%),非MS组12例(20%),两复发组在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尿素、肌酐、尿酸、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上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房内径、性别、MS、冠心病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是P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5%CI:1.~12.,P=0.]。
结论
MS是PAF患者行RFCA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导致脑卒中,以及心房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心力衰竭,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与此同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已成为当代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MS和AF的高危发患者群均为中老年患者,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提高。因此MS对AF的发生、发展有显著影响,但具体的机制不明。本文旨在探讨MS对阵发性AF(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PAF)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术后复发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年7月至年6月在医院首次行RFCA的PAF患者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1.5±9.8)岁。入选标准:入院前根据病史、心电图或者24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PAF,符合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中PAF的消融适应证[1]。排除标准: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自身免疫疾病、严重的肝及肾功能紊乱、恶性肿瘤、左心室射血分数0.5、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ameter,LAD)55mm、PAF合并慢快综合征以及左心房内存在血栓的患者。
1.2相关定义
PAF的定义为可自行终止的AF,一般指持续时间≤48h。MS的诊断标准[2-3]:(1)超重或者肥胖,体质量指数25kg/m2;(2)血压≥/80mmHg(1mmHg=0.kPa)或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3)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尿病病史;(4)空腹三酰甘油≥1.69mmol/L;(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mmol/L(男)或1.0mmol/L(女),以上5项因素具备3项或3项以上诊断为代谢综合症。
1.3研究方法
入院后收集临床资料:(1)详细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2)入院24h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测定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等指标;(3)入院后24h内测定血清血脂、甲状腺激素、生化全套、血、尿、粪便常规等相关实验室检查;(4)完善术前检查:如左心房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排除左心房血栓,所有患者术前停用除胺碘酮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术前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前8h停用,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5)术中穿刺右侧颈内静脉或左侧股静脉置入冠状窦电极,穿刺右股静脉并穿刺房间隔,完成房间隔穿刺后行肺静脉造影,在EnSiteNavX/CARTO3系统下重建左心房三维构型。经专用冷盐水灌注导管头端电极放电,功率30~35W,预设温度43℃,冷盐水流速为17mL/min,行环肺静脉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位消失或双向阻滞,如AF仍不终止则行上腔静脉标测及消融、左心房顶及左心房前壁加线等,如诱发典型心房扑动则行三尖瓣峡部消融,如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则行激动标测并消融异位触发灶。
1.4术后随访
术后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断药、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索他洛尔)3个月,之后停药观察效果。术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至少3个月,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或服用达比加群酯mg/12h次抗凝。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随访内容:(1)有无AF、心房扑动或者房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2)术后第3、6和12个月行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复发的定义为术后3个月后被12导联心电图或者24h动态心电图明确为AF、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超过30s。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做正态分布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AF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例PAF患者诊断为MS的有40例(40%),其中复发组有17例(58.6%),非复发组有23例(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MS组男性、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血糖、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LAD、服用ACEI/ARB药物史与非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
复发组男性、冠心病病史、AF病程、游离三碘甲状腺还原酸(FT3)、三碘甲状腺还原酸(T3)、LAD、MS、术后是否服用普罗帕酮与非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影响AF术后复发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S(OR=3.,95%CI:1.~12.,P=0.)和AD(OR=1.,95%CI:1.~1.,P=0.)是影响AF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2.4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AD在MS组与非MS组存在显著差异(P=0.),且MS与LAD呈正相关(r=0.,P=0.),LAD与复发呈正相关(r=0.,P=0.)。
3讨论
随着经RFCA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AF的治疗过程中,它可有效地降低AF的发作频率,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客观评价[4-5],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肺静脉隔离不彻底、过度消融等,使得导管消融复发率较高,因此,AF术后复发的问题受到更广泛的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甲氧沙林搽剂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