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意见
患者目前宫内孕足月,已临产,胎膜早破,心功能Ⅲ~Ⅳ级,无法耐受宫缩,阴道分娩禁忌,应尽快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心内科意见:患者目前心力衰竭诊断明确,既往无心血管病史,妊娠后期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症状,发病与妊娠明显相关,考虑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性大,围术期有发生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可能;麻醉科意见:患者目前只能处于坐位状态,心功能Ⅲ~Ⅳ级,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母体和胎儿循环呼吸抑制;硬膜外麻醉阻滞交感神经可以降低心前、后负荷,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建议采用坐位下的硬膜外麻醉。
入院后4h安排患者手术,按讨论方案实行坐位下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包括BP、心率(heartrate,HR)、SpO2,BP/70mmHg,HR次/min,SpO%;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在坐位下行L2~L3间隙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首先给予2%利多卡因3mL,5min后测麻醉平面为T12~L2,继续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麻醉平面为T10~L4,患者缓慢由90°坐位变为45°半卧位,面罩吸氧8L/min。胎儿娩出后分次给予枸橡酸芬太尼0.2mg、吗啡10mg、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mg、呋塞米20mg,同时静脉泵注硝酸甘油0.5~1μg/(kg·min)、米力农0.25μg/(kg·min),有创动脉压维持于/70~/52mmHg,HR~次/min,SpO%,手术时间33min,麻醉时间55min,术中液体总入量50mL,失血mL,尿量mL。胎儿娩出顺利,Apgar评分1min、5min、10min均为10分,体重g。患者术后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并予输血、预防性抗凝等对症治疗后心力衰竭较前有明显好转,于术后第9天出院。2讨论年,Demakis等首次定义了PPCM的3条诊断标准:(1)心力衰竭发生于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2)无其他明确的心力衰竭原因;(3)妊娠前无明确心脏病史。之所以将发病的时间限定于妊娠最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是为了排除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病(这些心脏病常在孕中期出现症状)。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PPCM,年,PPCM工作委员会推荐增加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1)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45%;(2)左室缩短分数<30%;(3)左室舒张末容积>2.7cm/m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协会重新制定了PPCM的诊断标准,即PPCM是排除性诊断,无其他明确的病因,发生于孕后期或产后早期,主要表现为继发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伴或不伴左心室扩张,LVEF<45%。有以下情况的PPCM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症状出现于产后两周内、年龄>30岁、非洲裔美国人种、多胎妊娠,尤其是EF<40%者。本例患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条:(1)妊娠后期出现心力衰竭表现;(2)心力衰竭原因不明;(3)妊娠前无明确心脏病史;(4)超声心动图报告LVEF30%(Simpson法测量)。2.1术前评估母体心功能:在评价孕妇心功能的方法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也是预测母体心血管发病率和胎儿死亡率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是妊娠的基本条件;NYHA分级>Ⅱ级是预测孕期母体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因素,但要区分孕期因子宫增大、横膈抬高等生理性变化导致的胸闷、气促、不能平卧、心跳加快等症状。母体风险评估:Siu等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包含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次妊娠)中首次提出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高危评分:(1)妊娠前有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史、心律失常史;(2)基础NYHA分级>Ⅱ级或有紫绀;(3)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瓣口面积<2cm2,主动脉瓣瓣口面积<1.5cm2,或左心室流出道压差>30mmHg;(4)心室收缩功能下降:EF<40%。以上4项高危因素各1分,其中0分患者母体心血管事件风险为5%;1分为27%;>1分为75%。Khairy等总结了53例先心病妇女的90次妊娠后证实了该评分的可行性。根据本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风险评估得分为2分,母体心血管事件风险为75%,属于极高危患者。2.2剖宫产的麻醉:PPCM患者剖宫产的麻醉管理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麻醉处理的原则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麻醉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心脏前、后负荷的剧烈变化以及避免药物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抑制,全身麻醉和区域阻滞麻醉均可应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主要用于急诊手术或者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时,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是实施全身麻醉的关键环节。为了防止新生儿呼吸窘迫,剖宫产全身麻醉快速序贯诱导时通常不使用阿片类药物,但这样往往会造成循环的剧烈波动,对于PPCM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对于EF<30%的患者,为了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枸橡酸芬太尼的用量要达到30μg/kg,但大剂量枸橡酸芬太尼会造成新生儿呼吸抑制,需要使用盐酸纳洛酮等拮抗剂或者气管插管。动物实验显示对于心功能中度受损的患者,异氟烷对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没有明显影响;如患者在接受盐酸胺碘酮治疗,那么在使用挥发性麻醉剂时要慎重,因为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能会造成心动过缓,并且对阿托品反应欠佳。杏树林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移动医疗企业,致力于让医生行医更轻松,让患者服务更完善。旗下APP产品“医口袋”和“病历夹”,为医生提供临床诊疗和学习工具,是中国领先的医生职业成长社区和协作平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