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随着对心肌病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深入,心肌病的定义得到了多次修订,早期理解为与心肌功能障碍有关的心肌疾患,逐渐发展到必须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其他病因,进而将心电障碍也涵盖在定义中[1]。超声心动图、心脏CT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在心肌病的形态与功能、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然而上述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电离辐射、有创以及缺乏风险预测等。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通过多参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可同时对心脏的解剖结构、运动功能、血流灌注和组织特性进行一站式评估,在心肌病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上具有独特价值,已成为心肌病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手段[2]。尽管发达国家CMR在心肌病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各种新的序列技术及临床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但国内CMR发展仍受到设备投入、技术规范、专业人才及临床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广泛应用。为发挥CMR的优势,便于医疗人员加深对心肌病诊治领域新技术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共同组织并邀请国内心血管及心血管影像专业临床专家,经前期咨询、反复讨论、共同起草、多次修改并最终完成国内首个心肌病CMR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本专家组编写此共识主要目的:(1)总结国内CMR的临床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并结合国际上CMR的重要临床研究和指南,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肌病CMR临床应用建议;(2)制定心肌病CMR检查规范化操作方案,便于有条件开展CMR检查的医疗机构参照借鉴;(3)推动我国CMR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点击下方,查看原文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