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心衰大会专访丁文惠教授怎样突破心衰治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7-8-18

近些年来,心力衰竭在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由于心力衰竭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年3月10~12日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CIHFC汇集中国心力衰竭领域学术精华,联结中外心衰前沿力量,致力于共筑心衰防治长城。会议期间,多位专家接受采访,畅谈缺血性心衰治疗现状及心肌代谢治疗的益处及临床应用。本文总医院丁文惠教授主要观点与读者分享。

丁文惠教授

Q1:心力衰竭(心衰)的主要病因和挑战?

丁文惠教授:心衰是21世纪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衰患病率已由年的0.9%增长到1.3%,并且还有庞大的心衰危险人群,包括3.3亿高血压、万心肌梗死、1.14亿糖尿病、1.2亿慢性肾病、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以及老龄化人群。这些均是导致心衰发生和发展的常见病因。除此之外,扩张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瓣膜病也仍然是临床医生所知的心衰病因。因此,心衰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巨大临床挑战。

Q2:目前心衰的治疗瓶颈?

丁文惠教授:心衰的治疗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从年前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的应用,到20世纪50年代利尿剂的应用,再到20世纪60~70年代进入了以神经内分泌调节为主的抗心衰治疗时代。心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证实,神经内分泌调节剂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再入院和死亡风险。然而,即使经上述治疗,心衰出院后1年总体死亡率仍然大于20%。因此,心衰的治疗正面临瓶颈和挑战,还需要努力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Q3:近年心衰的治疗进展?

丁文惠教授:近些年来,人们不断致力于心衰新的药物探索,目前已有能够用于临床实践的新型药物包括选择性心脏起搏离子流(If)通道阻滞剂伊伐布雷定、血管紧张素受体-内啡肽酶抑制剂LCZ-以及改善能量代谢药物曲美他嗪、辅酶Q10、左卡尼丁等。其中曲美他嗪已有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心脏重构的证据,并获得指南推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临床应用。曲美他嗪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此外,国际也有一些小样本研究表明,对于扩张性心肌病,曲美他嗪同样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重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改善心脏能量代谢的药物是基于人们认识到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糖、脂代谢紊乱,心脏能量代谢途经发生改变,葡萄糖氧化降低,脂肪酸氧化增加,使得心肌耗能增加,能量产生障碍,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由此提出了心肌代谢重构的概念。曲美他嗪能够部分抑制3-KAT酶,使心肌脂肪酸代谢途径向葡萄糖代谢途径转变,心肌能量供应增加,同时减轻酸中毒和钙超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药物没有心肌负性肌力的作用,对血液动力学无不利影响,且其不良反应极少,可以安全使用。然而改善能代谢药物需要在现有指南推荐的证实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3种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进一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减少医疗耗费。

Q4:点评心衰大会

丁文惠教授:心衰大会提供了学术和交流的平台,非常有助于推动我国心衰诊疗水平的提高。希望有更多的医生能够参与到心衰的诊断、治疗、管理、患者的教育和心衰预防中,减少我国心衰的发病和死亡,减少医疗资源消耗,这也符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策略。

赞赏

长按







































白斑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