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21日,来自20多个亚洲国家及地区的多位心血管专家将齐聚“亚洲心血管临床研究研讨会”,议热点、话趋势、谋发展,分享亚洲智慧,增进学术合作,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控之道。在会议开幕进入倒计时之际,我们陆续奉上各位学术大咖对本会议的寄语。
01张健教授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所有心脏病专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已开始减少,但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尤其在老年人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在10%以上。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日益增多。因此,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公众健康的首要问题。
欧洲和美国已经成立相应的学术协会,而且做了很多伟大的工作,如Framingham研究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疾病诊断、治疗和危险因素的知识。我认为亚洲人口数量众多,且许多遗传特征不同于欧美地区,因此,在疾病特点、药物治疗反应、器械治疗设计等方面与欧美不同。
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亚洲心脏学会(AsianHeartSociety,AHS)促进亚洲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亚洲心脏病学会将由来自亚洲各国的心血管病学、流行病学、外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将形成相应的专业分会,如冠心病分会、高血压分会、心力衰竭分会、介入治疗分会等心血管分会,这将由大家共同讨论,集体决定。
我们也会尽快建立亚洲心脏学会相应的学术期刊,以便更好地促进亚洲心血管疾病的学术发展。亚洲心脏学会的创立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发起。马教授也是长城会重要负责人,在中国做了大量的学术工作,在国际上很有成就,发表了很多重量级的文章。我们支持这一倡议,支持建立亚洲心脏学会,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做更多的工作,以促进亚洲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专家简介
张健,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及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区(HFCU)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组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主编。年获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年获第二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和第11届“中国医师奖”。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不同病因心力衰竭和疑难心肌病的诊治及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长期致力于构建和推广我国的心力衰竭全程、综合防控体系。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牵头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长期管理研究及评价和质控体系的建立。倡导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创立了“心力衰竭网”和“心随访”,举办了“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创办了《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为我国心力衰竭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02MarioEvora教授
MarioEvora教授表示,很荣幸能代表澳门心脏协会参会。澳门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面积不大,约有50万常住人口,但每年接待的游客超过万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澳门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展心血管研究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MarioEvora教授认为,在亚洲国家进行心血管研究这一举措非常有意义,它使我们有可能更好地了解亚洲人群,而不是从其他地区其他特定人群已完成的研究中推断。
不幸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不能直接开展线下研讨会,但线上会议的想法不错。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面对面沟通,并开展亚洲的心血管研究项目。
专家简介
MarioEvora博士毕业于里斯本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澳门心脏协会主席,葡萄牙医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心脏病学专家,还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院士,医院(CHCSJ)心脏病学系主任。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