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专家答疑线粒体肌病能引起怎样的心肌改变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5-3

为了见到藏在手机后面的你

小编们郑重决定,从此刻起

转发本周末会议日程的同学

如又能前来会场,可捧手机

在签到处或会场,找寻小编

领取万方卡1枚(价值元)

先到先得,每天兜里仅揣10枚

本期#专家答疑#医院心内科张丽华方理刚两位教授主持,从介绍线粒体病开始,来解答网角葛同学的提问:线粒体肌病能够引起怎样的心肌改变?

一、线粒体病

线粒体病是基因异常引起呼吸链代谢酶缺陷,使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消耗能量多的组织器官如脑、视网膜、肌肉及胰腺等易受累,临床以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多见,也常累及心脏,且心脏受累者预后明显较差。

由于引起线粒体病的基因突变有多种,呼吸链功能如底物转运、底物利用障碍、呼吸链中电子传递障碍、能量的保存和利用受损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存在多种亚型,受累组织病理学表现各异,典型的骨骼肌活检可见多少不等的染色暗或嗜盐基性增强的肌纤维,伴少数轻度萎缩或肌膜核内移的肌纤维。

MGT染色见嗜盐基性增强的肌纤维为é型肌纤维(慢收缩纤维,红肌,主要是维持人体的体位和姿势,含大量氧化酶,线粒体丰富),肌膜下出现不规则红色边缘,为肌膜下积聚的线粒体,称ragged-redfibers(破碎红纤维)。NADH-TR或SDH染色见这些肌纤维肌膜下氧化酶活性增高。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异常,见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有大量形态大小不一或巨大畸形线粒体积聚,部分可见类结晶包涵体。

二、线粒体病各系统受累表现

1、神经系统受累是较突出且全面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颅神经均可出现症状,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癫痫、肌病、共济失调、肌强直、张力失调、感觉神经性耳聋,成人偏头痛、中风、癫痫、痴呆、肌病、外周神经疾病、复视、共济失调、语言混乱、感觉神经性耳聋,可以表现为各种综合征

2、眼科: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眼肌麻痹、上睑下垂

3、消化系统:呕吐、发育不良、吞咽困难、便秘、肠应激

4、呼吸系统:呼吸衰竭、通气不足、反复肺炎

5、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卵巢功能衰竭

6、合并多囊肾、发生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7、肝功能紊乱

8、肌肉:程度不同的肌无力,肌酶升高

三、线粒体肌病心脏受累

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心肌病变和传导系统障碍。心肌受累以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其次是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致密化不全,可能早期以肥厚为主,晚期以扩张为主,临床表现为早期的舒张功能减低,室壁厚度逐渐增加,晚期出现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严重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肌病理显示间质纤维化,心肌纤维肥大,光镜下由于粗大异常的线粒体聚集呈现镶嵌样图形,电镜下增生的线粒体结构异常、体积巨大、脊排列异常、浓厚等。

心肌病变可出现在线粒体病的各种亚型,文献报告以MELAS最常见,心肌受累的发生率在儿童为17%~40%。线粒体病患者的死亡原因75%是心源性的,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合并心肌病变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死亡率达71%,而没有心肌受累的患者死亡率26%。因此对线粒体病患者筛查心脏异常十分重要。

心律失常猝死是线粒体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在Kearns-Sayre综合征(KSS)和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最多见,病变在房室结以下希氏束远端,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传导异常,如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逐渐发展到双分支阻滞、三束支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起搏器,否则可导致猝死。预激综合征(WPW)、长QT间期、尖端扭转型室速在线粒体病患者也常见。

我们确实有一些线粒体病的患者,心脏受累主要表现是心肌病变和传导系统障碍,发现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20岁因III°AVB安装永久起搏器等。参见文献:张丽华等.回顾性调查线粒体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37:-.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