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备战护考每日必学知识点倒数第个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7-12
备战护考逢考必过

每日必学知识点倒数个

二、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1.心功能如何分级

心功能I级:心脏病病人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II级:心脏病病人表现为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Ⅲ级:心脏病病人表现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般活动即可引起心力衰竭症状。

心功能IV级: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活动后加重。

总结提示

考生应能根据病例中提供的信息判断病人心功能的级别。事实上,心功能I级(不受限制)、心功能IV级(完全受限制)是两个极端,考生重点区别心功能Ⅱ级、Ⅲ级。Ⅱ级是日常活动会引起气急、心悸,Ⅲ级是稍微活动会引起气急、心悸。心功能分级可总结为:一不限、二小限、三大限、四全限。

如:

(1)病人,女性,50岁。因心力衰竭入院,诊断为心功能Ⅱ级。病人应表现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轻微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不易缓解;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呼吸困难;休息时即有呼吸困难):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2)病人,男性,55岁,患高血压病10年。最近骑车上班时感胸闷、乏力、气急,休息后缓解。该病人的心功能为:Ⅱ级。(骑自行车上班为日常活动,因此病人心功能为Ⅱ级)。

2.心脏负荷过重所见疾病,见表2-1。

表2-1心脏负荷过中所见疾病

考点“导致心脏前后负荷增加的疾病”

前负荷增加是指心脏在收缩之前的血容量比正常情况下多。瓣膜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反流,心室血容量增多;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致右心腔血容量增多→心脏在下次收缩之前血容量增多→心脏前负荷增加。

后负荷增加是指心脏在收缩时克服的阻力增大。高血压时血管阻力大,瓣膜狭窄时流出道狭小→心脏射血时阻力大→心脏后负荷增加。

如:

(1)下列哪种疾病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主动脉瓣狭窄。

3.诱发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因素是:呼吸道感染。

4.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

(1)呼吸困难

1)最早: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

2)最典型:最典型的症状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表现为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

总结提示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睡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小支气管收缩、横膈抬高、肺活量减少等均可引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3)最严重: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如:

(1)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心悸、下肢水肿、肝脏肿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

(2)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食欲降低):劳力性呼吸困难。

(3)病人,女性,3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年。近1个月常于夜间憋醒,呼吸深快,伴有哮鸣音,端坐后可稍缓解。对夜间易发生喘憋的机制,正确的叙述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小支气管舒张,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膈肌抬高下降,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

(2)体征: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部分病人可出现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肺部可闻湿啰音,急性肺水肿时可出现哮鸣音。

如:

(1)提示左心衰的临床表现是(奇脉、平脉、水冲脉、脉搏短绌、交替脉):交替脉。

5.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见表2-2)。

如:

(1)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肺循环淤血,体循环淤血,心肌损害,心室重构,血流动力学改变):体循环淤血。

表2-2右心衰的临床表现

总结提示

右心衰的表现可记为“一水两大及其他”,一水即水肿,两大即颈静脉增大和肝大,其他即为发绀。

如:

(1)病人,女性,72岁。患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右心衰5年,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时,应着重预防压疮发生的部位是(肩胛部、枕部、腰骶部、胫前部、足踝部):腰骶部。

(2)病人,男性,68岁。以“肺心病”入院治疗。护士对病人进行身体评估发现下列症状,其中提示其右心功能不全的是(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表情痛苦、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哕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右心衰的特征性体征是(水肿,肝大和压痛,肝静脉反流征阳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4)属于右心功能不全特征性体征的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室大,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3/6级,心率次/min,发绀):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5)病人,男性,70岁。因“慢性咳嗽、咳痰20年,进行性呼吸困难3年,症状加重1周”,拟诊断为“慢性阻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收入院。提示病人并发右心衰的体征是(半坐卧位,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弥漫性湿啰音,眼睑水肿,口唇发绀):双侧颈静脉充盈。

6.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其目的是:减轻心脏负荷。

7.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给氧流量为:2~4L/min。

8.氢氯噻嗪(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是:排出体内潴留的体液,减轻心脏前负荷。

如:

(1)利尿剂降低血压的主要机制是(减少血容量、阻断β受体、阻断a受体、阻断钙通道扩张小动脉):减少血容量。

9.呋塞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如:

(1)长期服用利尿剂(呋塞米)的心力衰竭病人,护士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6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