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4日下午,由我院心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普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影像科、功能科及护理团队组成的专家,在我院4楼会议室,进行多学科会诊,“以反复发热、心衰、低血压为表现的嗜铬细胞瘤1例”。
会诊目的:加强对恶性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心肌病的认识。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安全性评估,术前、术中、术后管理。
尉建华院长作为普外科首席专家,工作繁忙之余,参加了讨论,并对多学科会诊要求做了安排。首先由心内一科副主任,主管医生王泽荣汇报病例。
病例简介:该患者为31岁女性,河北临漳农民。于年9月25日,以“间断发热、心悸、气喘、出汗2天”医院。此后近8个月内,反复5次住院,医院,多次病危通知。年4月26日,病情加重,体外膜肺(ECOM)等抢救支持下转至医院。出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多脏器功能衰竭、继发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经治疗好转。拟手医院。因反复发热,心衰,低血压,不能进食及活动,一般情况差,医院暂不予手术,自动出院。回家后再次发热,于年5月19日凌晨1点,来我院就诊,急诊入院。入院后予以补液、纠正心衰、应用抗生素,并配合中药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心功能可,饮食可,一般活动可,无发热。家属拟在我院行手术治疗。
会诊讨论时
讨论环节,学术气氛热烈,心病二科李海良主任,对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损伤进行了分析,对本例患者的诊疗提出具体建议。影像科姚灵生主任及功能科胡红霞主任对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及超声影像进行分析,对肾上腺肿物的鉴别诊断做了解读。一致认为,诊断明确。
内分泌科沈莺主任对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病理机制,发病特点等,结合自身经验也进行了讨论。张国妮主任根据临床检验的部分免疫学数据指标,详细解读了其临床意义,她们都认为如无手术禁忌,建议手术。
该患者的治疗难度在于并没有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而是反复发热、低血压、心衰。这意味着病情复杂,手术难度更高。会议对于该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具体围术期管理及术中、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急预案进行了具体安排。如何预防术后的低血压、大量补液后又如何不引起心衰,具体术中如何精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细节,靳和平主任、王瑞国主任及米俊辉主治医师,重症监护室的郭素芬主任、李战炜主任及护理团队等。均制定了详细的流程方案。
本次会诊由心病一科主任贾海莲主持,普外科首席专家尉建华院长,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齐德军副院长、心病二科李海良主任、普外科靳和平主任、内分泌科沈莺主任、风湿科张国妮主任、手术麻醉科王瑞国主任、心脏重症监护室郭素芬主任、影像科姚灵生主任、彩超室胡红霞主任、重症监护室李战炜副主任、心病一科王泽荣副主任、心病一科邢志敏护士长、手术室张清芳护士长、重症监护室苏敏护士长及普外科米俊辉主治医师、心病科田亚宾、路超等医生参加了会诊讨论。
通过讨论学习,大家从不同的方面加强了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弥补了各自知识盲区,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并制定了周密的诊疗方案。齐德军副院长对该患者的诊疗方案进行了部署,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多学科会诊的意义在于提高我院疑难复杂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MDT团队要将个体化诊疗、精准诊疗、快速康复理念融入疾病的诊疗,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的治疗方案。
心病一科咨询
撰稿
王泽荣统筹
管遮嵩
审稿
高学平美编
王露
医院就诊绿色出行乘车路线:乘坐2路、23路红旗路永安街口站下车,乘坐11路、41路、旅游三号线沃尔玛站下车向北步行米。
点击蓝字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