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医院陆敏杰、赵世华等通过心脏核磁共振发现,临床见到的部分胸前导联深倒的T波但室壁厚度15mm的患者,可能是早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作者认为,心尖部最薄,如果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使用同样的诊断标准,就可能造成早期或轻型患者的漏诊。这样的患者还可能被怀疑为冠心病等而反复就诊,接受各种有创检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一结果也质疑了既往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年AHA/ACC制订的“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治疗指南”和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相关指南均以左室壁厚度≥15mm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指出,正常人左室壁各部位的厚度并不完全一致,存在自基底部向心尖逐渐变薄的趋势。如果左室壁逐渐变薄的趋势消失,或心尖部厚度超过心室中部的厚度,可能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最初表现。
作者认为,室间隔的厚度大于左室游离壁,因此采用同一标准诊断所有节段的心肌增厚可能并不恰当。如能排除其他任何引起类似变化的因素,这类患者应属于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而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这种早期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研究入选了60例临床和心电图改变而高度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并与健康志愿者作对照。
对于高度怀疑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若心尖部厚度并未达到15mm的话,仅仅需要密切观察,预后相对较好。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介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病关键技术临床多中心研究信息平台基地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牵头开展,将逐步扩展全国,医院建立各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在规范基地心血管防治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建立注册数据库,为患者随访以及心血管防治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全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循证决策依据。
通过共建科研基地合作,医院将可优先参加由中国医学科医院组织的各种科研协作项目;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复杂和危重病例,医院远程会诊;医院也将逐步开放在各级层面上的培训课程,供共建科研医院相关人员学习最新的临床进展情况,规范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提高心血管疾病医疗水平。
(中期总结大会)
基地铜牌样例和签约授牌(铜牌样例)
(基地培训和授牌)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中国医学科医院,期待您加入共建基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申请加入。
CAMI北京中科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