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鑫妈推荐给我的这篇好文,仔细读了一遍很有感触,让我想起小小明生病的时候,我都多么的极力维护这种自然规律。是的,医院交给医生,吊个点滴好的快,大人不受罪小孩能马上好。但是凡事对身体过多的干预和折腾都是对身体的极大破坏。
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一切折腾都是不正常的,真理首先“真”在顺其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我们才能活得有方向。
有好的文章欢迎投稿给我,或是向我推荐,原创的一经采纳小小明妈妈都会给稿费或是小礼物赠送。
萌宝妈/文恒心育婴室
一路走来,感谢上帝对我们的守护,任何华丽的辞藻,若没有了诚意与真实,都不配来描述这段路途。因此,请允许我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述自己和宝宝的经历。
我以为我的敌人是气管炎,其实却与药物做了三十多年的斗争
我出生的时候,一切安好,母亲非常满足。九个半月,随着大潮流,断了母乳(这是后来母亲深以为悔的事情)。刚满一周岁,发了第一次烧。
我只想说明我出生的时候,是非常健康的。因为听说大部分宝宝六个月就会生第一次病,我儿子也在九个月的时候便发烧。但是我在一岁后,呼吸道感染便如影随形,不久,气管炎这项慢性病便纠缠我至今。每发一次,必用药。
八十年代,流行打屁股针,尤其是青霉素。青霉素里的苯,对臀肌有着不可逆转的伤害,两岁之内经常注射,臀肌便有了伤痕,这就是中央台曾经大幅报道的“臀肌挛缩症”。走路外八字,即蛙腿,并拢双腿无法下蹲,髋关节发出响声,走路驼背,脊椎盆骨变形,膝关节严重受损……
这些就是我那个年代的“时代病”,如同七十年代的四环素一样,荼毒了整整一代人!在我二十七岁的时候,终于做了微创手术,双腿走路恢复正常,但是,骨头的磨损却无法挽回,又因为骨盆窄小被迫剖腹产。然而这一切,还远远不够。
每年的任何季节,我都非常容易感冒,一感冒,必发烧,气管炎必发作。克感敏,安乃近,然后是头孢。外婆曾经说我,对于感冒非常“馋”。药物没有让我抵抗力好起来,相反,越来越频繁,用药也越来越厉害。后来,光吃药也不管用了,非点滴不能压下。
初中的时候,这一切到了顶峰。某次感冒、气管炎发作,用了药后,我曾经整整发了两个月的低烧!两个月!每天早上退烧,于是背着书包上学,吃完午饭热度上来,再背着书包向老师请假回家。邻家阿姨是护士,医院里拿来抗生素给我在家里输液。整整两个月,我一只手背上扎着针,管子连到勾在窗帘杆上的点滴瓶上,另一只手写作业。
我不知道那段时间其实是如此地危险。医院,医生说,你的炎症已经到了心脏附近,再过去就是心肌炎了!后来不知道开了什么药,把热度压了下去,而我母亲找了很多偏方给我调理,加上那段时间本就在发育期,就这样,热度不知不觉降下来。但是,感冒、发烧、气管炎依然是家常便饭。
后来到了大学,我们大学有个很漂亮的医务楼,最棒的是生病,凭着学生证,只要花一块钱,就能打点滴。我也许是最熟悉那个地方的人了。躺在输液室的躺椅上,打着点滴,看着小说,似乎一切安静而又美好。
直到有一天,医务室的医生说,医院看看,你这次气管炎似乎有点危险。医院,医生一看就说,天啊,你是哮喘啊!你不要命了吗?发成这样才来看?!
哮喘?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我的概念里,气管炎和哮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的一个室友就是哮喘,随时发作,有生命危险。医生开了哮喘的药给我,回家我只吃了一粒。你们知道发作时候的感觉吗?一块烫红的大石头压在你的胸口,闷得你喘不过气来。那粒药一吃下去,一觉醒来,大石头不见了,胸口空空荡荡的。
那是我第一次对于“痊愈”产生了本能的恐慌,我不敢再去碰那种药。医生还给我一种哮喘的喷雾,那个患哮喘的室友说,你能不喷就不喷,一旦喷了,就一辈子依赖它了。她的枕头下、衣袋里永远放着一模一样的喷雾。
从此我没有再去吃那种药,还是乖乖打点滴,只不过,原本一瓶下去就好大半,而后来,非要吊足三天才可以。只要验血,我的白细胞永远是高的,因此所有医生都判断我是细菌性感染。所以当我听说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时觉得非常困惑——为什么我永远是细菌性的?
工作以后,似乎抵抗力强了点,不太感冒,更是好几年没有发烧了。我曾经自诩身体好了——但奇怪的是,原本气管炎总是在感冒后发作,可现在,不感冒,照样会发作。吃药是基本不管用了,一定是输液,一定是三天。
结婚了,想要孩子了。备孕前,单位进行了大装修,许是劣质材料散发的污染气体,气管炎再次严重发作,整整反复了大半年,口服药、输液不断。就在最后一次点滴过后的两个月,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怀孕是件喜事,可是我们全家只开心了三个月。第三个月的孕检,查出来孩子有问题。不久之后,胎停,流产。所有的人都说这只是偶然,我们还年轻,还会有孩子。可我知道一定和药物有关系。那几个月服药太多,月经紊乱,排出不健康的卵子概率很高(老公很健康)。我开始担忧:我这样的身体,虽无大病,却似乎很难顺利生产。
两年后看到恒星的帖子,又与恒星聊起这段经历,恒星一语点破:“你是在与药物作斗争”。
是啊,回想这么多年,原本只是婴儿期必然的发烧,但是用了退烧药,导致后来机体为了自我修复而咳嗽,继续用药,恶性循环之下,咳嗽加剧,变成气管炎。初中的时候,简单的病毒性感冒,因为不当治疗,险些跌进心肌炎的深渊。原本感冒才会诱发的气管炎,后来演变成一旦累了,空气不好,情绪激动,都会发作。甚至几次被医生判断为哮喘(我是不愿意接受哮喘这个“事实”而拒绝当做哮喘治疗,才避免了更严重的过度治疗)。
我以为我的敌人是气管炎,其实却与药物做了三十多年的斗争。
我以为是我给了宝宝生命,事实上是宝宝给了我健康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大概三个多月我没有再发作过,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大半年后,我再次怀孕。
怀孕了,又喜又怕。若再度发病如何是好?有意思的是,怀孕前六个月,居然一次都没有生病过。第七个月,气管炎再度发作。
我慌了,连忙去问国妇婴营养科的医生。医生告诉我,可以用柚子皮煮水喝。
我并不太相信不用药,光靠食疗可以治愈?曾经,所有的医生都认为我的病必须用抗生素。医院的老医生说,不要吃任何药,我相信你的抵抗力。可惜的是,我却不相信这位唯一正确的医生,依然继续吃了药。
可现在不一样,我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因为我怀孕了。
每天半个柚子的皮,切成条状,放水里大火煮开,小火至少煮二十分钟。就这样喝了一个星期。
原来压在胸口的石头,原本半夜必剧烈咳嗽的机体,一点一点地,感觉有个迷你愚公在那里挖山。一个星期后,气管炎不药而愈,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咳嗽,每口痰吐出来都好爽。
那次严重的气管炎痊愈后,怀孕时又发作了两次——但程度明显轻多了。我不敢相信这确凿的事实——柚子皮煮水可以代替抗生素?!
现在想来,也不能说都是柚子皮治好的,咳嗽,咳啊咳的,咳完了就好了。
我顺利生下了健康的宝宝,也顺利地进入了哺乳期。
哺乳期当然也不能随意用药了。产假结束,恢复繁忙的工作,加上母乳喂养,原本体质不好的我病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柚子皮煮水的帮助下,一个多星期必痊愈。一年多没有用药了,气管炎发作少了,病程也短了。我发现其实自己身体很好,只要给它时间恢复,它就会给予我信心!
和恒星聊到这段经历,他再一次一语道破:“是你宝宝救了你!”
是啊,我以为是我给了宝宝生命,殊不知,这条小生命回馈了我宝贵的健康。
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我们才能活得有方向。
怀孕的时候,我看得最多的是孕期营养、如何顺产——比如拉梅兹呼吸法(事实上因为盆骨窄小,宝宝无法顺利入盆还是剖腹了)以及宝宝出生后需要些什么东西方面的资讯。如何喂养?家里老人不都带过小孩,有的是经验。
宝宝出生后,我就让宝宝勤吸吮乳房。可是出院后,胸口却涨得犹如一块大石头。家里人慌了,我妈急得连忙学按摩手法给我按摩乳房,痛得我嗷嗷直叫,才揉了几下,胸口就红肿得厉害。
我冷静下来,我觉得不对。我不认为奶结是每个妈妈都必须经历的——顺利让孩子吃奶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本能驱使我阻止老公喂宝宝奶粉,让宝宝继续吸吮乳房,而我自己则查找了大量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我突然发现人类发明奶粉是多么地自作聪明。每个健康的妈妈都会产奶,可是我周围大部分妈妈都认为自己“没有奶”、“奶不够”而放弃母乳转喝奶粉。亲喂母乳对于孩子吞咽、吸吮有多么重要,可是好多妈妈偏要用奶瓶,似乎奶瓶发明之前孩子只能望奶兴叹……
大部分女人都能产奶,大部分女人的奶都够宝宝吃,大部分女人都有条件亲喂——如果你觉得你不行,要么你的身体有病,要么你的意识有病。可现在这些特例反而成了大部分,就好像大部分宝宝不应该得肺炎,而事实上因为肺炎住院的宝宝比比皆是……
产假的时候,因为对于母乳的研究,不知不觉我对于婴儿的护理产生极大兴趣。正因为自己有气管炎,于是特别注意这方面。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真理会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现,但表述的意思却是同一个。
以宝宝“发烧咳嗽”为例,中医里有一种理论“变蒸”。说婴儿发烧是发育的必然过程,不应药物干涉,否则隔了个把月必生病。西尔斯认为婴儿有时发烧能查出原因(如感染),但很多发烧却查不出原因,会自行痊愈,家长不必担心。而现在达尔文医学指出婴儿发烧确实是必然的发育过程,是机体在锻炼防御能力。再以鸡蛋为例,中医认为小儿脾胃非常重要,“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而鸡蛋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负担;崔玉涛和母乳协会的专家认为肠胃是宝宝第一道免疫防线,鸡蛋则不适于过早添加;恒星的帖子告诉我,蛋黄里的铁对于宝宝来说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资讯放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观点,于我,成了真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原来是真相。
宝宝42天检查的时候,脸上在发湿疹,我当时最担心的是,三分之一的湿疹宝宝会转变成哮喘宝宝。据说这也跟第一口奶是奶粉有关。当时我住院的时候,老公没有抵抗住护士的逼迫,给宝宝为了奶粉。体检医生说,涂药膏啊,激素的,没办法,一定要涂,然后,停母乳,换水解奶粉。我没有这么做,只是用了最原始的东西——甘油兑水,为宝宝保湿。一个月后,湿疹不药而愈。我相信,即使母乳中有些成分宝宝不适应,但它一定是最适合宝宝的东西,如果母乳都不适合,那就没有一样东西适合!
说到由湿疹转化的哮喘。曾经有个母亲说:“哮喘?很正常啊!我儿子就是哮喘,谁谁谁、谁谁谁的儿子也都是哮喘,哮喘么很普遍啊!”哮喘确实很普遍,但哮喘应该普遍吗?你们的孩子有哮喘,所以我的孩子也应该得哮喘吗?
宝宝黄疸两个月不退,医院不让打预防针,医院查黄疸。医院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确认内脏尤其胆管正常,就是胆红素偏高。医生说,停母乳,确诊是母乳性黄疸,同时吃药降黄疸。我说停母乳,那么宝宝吃什么?她说奶粉呀!我抱起孩子就走。
母乳性黄疸是没有害处的,何必停母乳来确诊?如果不是母乳性黄疸而是病理性的,那么母乳更加不能停了!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现在所谓“黄疸在出生两周内退否则有可能是病理性的”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母乳宝宝大部分黄疸要持续两个月左右,黄疸值适当偏高有助于大脑发育,现在孩子们两周内退黄疸是因为他们喝奶粉!
宝宝九个月的时候,曾经拉了将近两个星期的肚子。那时是秋天,我们都猜想是着凉了。医院,我说不用去。这么小的孩子,辅食都没添几口(我们辅食添得比较晚,七个月才加)去医院无非是吃药。我翻查崔玉涛的书,上面写腹泻最大的危害是脱水,所以要保证水分。于是我给宝宝在喝母乳的基础上添加米汤,以补充电解质。两个星期不到,腹泻自动停止。
又过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宝宝发烧了,伴随咳嗽,咳得蛮厉害,声音都哑了。我上班脱不开身,老医院。我说,可以,但只能验血,绝不可以在没有我允许的情况下给他输液、喂药。上班时,电话打来,我让老人把验血各项指标读了一下,白细胞正常,C反应蛋白也正常,显然不是细菌性的。医生依然配了头孢和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叫什么孜什么的),说宝宝喉咙嫩,很容易咳坏成肺炎。这前后颠倒的逻辑!
我一咬牙,不吃!白天热度稍退,晚上复又上来,最高38度5,摸摸耳朵和屁股,凉凉的,“变蒸”理论上说,屁股和耳朵凉,就说明是变蒸,无需担心。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宝宝第一次发烧的处理于我是挑战,是证明我所接受的是否是真理。第三天半夜,宝宝浑身发烫,没有量热度,只是帮他擦拭护理。下半夜,宝宝突然紧紧贴住我,疯狂喝奶,一口不停歇。不知过了多久,小嘴松开,满头大汗,彼时东方既白,大汗擦去,额头恢复凉意,热度全线退下,我两行热泪迎着朝霞滚滚而落,一夜无眠。
家人纷纷夸赞我,婆婆更是说幸好找了我这么个有文化的媳妇。只有我自己知道,期间多少担忧,多少惶恐。然而为母则刚,真理不是无处不在的空气,为了追寻它,我们甚至要与整个世俗为敌。这个社会,不正常的东西被奉为正常,而正常的东西反而变成了异类。就以添加蛋黄为例,原本我想让宝宝一岁后添,但很多好心人打电话过来表示担忧宝宝的健康,家里老人也一直唠叨谁谁谁家4个月就加蛋黄,我们不加,会不会有问题……一个蛋黄而已,我却不得不奋起作战。看了恒星的帖子,我改变了想法——一岁半以后再添吧,我愿意继续奋战!
也正是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一切折腾都是不正常的,真理首先“真”在顺其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我们才能活得有方向。
我前几天才看到了恒星的帖子,但却与我这一路走来十分吻合,甚至感觉这个帖子就是为我而写的。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有我这样的感受,因为帖子所要表达的就是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精神。
我想我们人类,是该到了对自然谦卑的时候了,放下我们的自大,停止我们的折腾,我们可以幸福地活得更久。
回复礼物免费领本世界经典绘本PDF免费领WeeSing音频MP3美国经典童谣!免费领早教动画《巧虎大陆版》共集免费领纽约公共图书馆“本绘本”电子版免费领《苏斯博士经典绘本》和《贝贝熊系列》80集免费领取宫崎骏动漫经典高清电影12部免费领取《安徒生童话》高品质有声故事MP3(共77部)免费领取本世界著名儿童小说、诗歌散文、世界名著、育儿书往期热门推荐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