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猫最常见的心肌病,与遗传相关,2-4岁猫发病率很高。
患猫或许不会有任何症状,亦可能突然死亡、急性发作呼吸困难、喘,或厌食、沉郁、不活泼及不愿行动等。若发生血栓性栓塞可能会引发突然的后肢瘫痪,并不断因为疼痛而嚎叫。
值得一提的是,公猫常常发病更早,症状也更严重。
病例介绍虎子,公猫,11月龄。
12月初做公猫去势手术,术后前三天状态良好。
术后第四天开始逐渐呼吸增快,猫咪不爱动,食欲降低,在青山分院进行初步诊断,怀疑肺水肿转诊至汉口总院。
检查与诊断10日,X光片显示虎子有严重的肺水肿,先进行吸氧、利尿处理,待猫缓解一天以后再做进一步检查。
12日,肺水肿明显缓解。
NT-proBNP检查,强阳性,进一步提示心脏衰竭。随时有心衰和血栓导致后肢瘫痪的可能。
随后给虎子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心脏彩超显示:
右侧长轴四腔心,右心室几乎不可见,左心室腔室很小,心肌向心性肥厚。
测得结果如下:
右侧短轴测得LA/AO=1.55
心尖四腔心测得二尖瓣反流速度约为3.08m/s
确诊为猫肥厚性心肌病
用药长期使用心脏病药物,主要利尿和缓解外周血管紧张,以此来减少心脏负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医师提醒猫心脏病并不罕见,并且猫咪心脏病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当家长发现时大多都已到了晚期,病情比较严重,比如发生肺水肿,或血栓引起后肢瘫痪等等,此时再进行抢救,预后并不理想。
肥厚性心肌病预后情况主要取决于心肌的病变程度以及是否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发现进行预防和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并发心衰、肾衰或全身性血栓则预后不良。
因此对猫心脏病而言,及早发现、积极预防、尽早治疗是很重要的。对无症状的猫咪进行定期心脏检查,及早发现可能被我们忽略的细节症状,尽早采取措施,甚至将直接影响到猫咪的恢复状态与生活品质。
o心脏病专科医师王娜
内科医师,国家注册兽医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年开始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工作,曾多次参加国内相关培训,擅长于小动物影像学和内科学
想了解更多宠物健康资讯?扫码医院“敲门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rhzlxjb/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