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如何治疗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气功自疗心肌病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3-15
白癜风的危害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2/6323905.html
心肌病文力一、概述心肌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基本病变位于心肌。继发性心肌病继发于许多全身性疾病,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本病常隐匿发病,经过数月或数年后才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全心功能不全,以右心功能不全较突出,如心悸气急、水肿、青紫、心律失常,及心脏明显扩大、奔马律、全收缩期杂音等,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猝死。临床上不明原因的心衰均应考虑本病。心肌病多发3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可见于儿童。本病在祖国医学中涉及到“心悸”、“怔忡”、“喘咳”、“水肿”等多种病症。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尝试气功治疗本病就显得特别合适和迫切。如一位患本病已十年的患者,屡治无效,经练功二十天症状就明显减轻,一个月后恢复了健康。二、功法选介1.真气运行法练习真气运行法有行、立、坐、卧四种姿势,其中以坐式为主,其它姿势为辅。坐式有盘腿和垂腿两种姿势,而一般认为采用垂腿(坐在椅凳上)坐式更为便利。方法是: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眼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面。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坐好后,即缩小视野,心不外弛,注意鼻尖少时,即可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不要发出粗糙的声音,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识作为。再呼时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这个方法还能排除杂念,但若仍杂念纷扰,也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到十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恢复前法;练功三至五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气时即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它为练第二步打好了基础。该步一般须练十天。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夫做到每一呼气即觉心窝部发热时,就可以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产生高热亦属不当。每次呼气都感到有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往往小腹汩汩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功后一般都感到食欲亢进。心肌病引起的大便溏薄、小便量少、胃纳不佳等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该步亦须十天左右。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当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应放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温养。“少火生气”正是此意。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丘,随着功夫的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小腹的力量感到充实。待有足够的力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作痒会阴跳动,四肢有时活动发热,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的出现迟早因人而异,一般须练四十天。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故此时心神安泰,睡眠安静,对心肌病的转愈十分有利。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意守丹田四十天左右,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时,意识跟随着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这个上行的快慢是基于丹田的力量如何。若实力尚不足,它就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再充实,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过于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须任其自然,如上行到“玉枕点”通不过,内视头顶就可以通过了。在第二步的基础上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感觉真气活跃,即“肾间动气”,此时自觉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但因人而异。有人真气培养充足,一股热力直冲而上,势力很猛,一次通过督脉;有的行行住住,数日方可通过。有的象水银柱一样,随呼吸上下活动,渐次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拔的感觉。如向右倾可以及时将身体调整一下。头部周围拘紧,有时沉闷不适,这是通督之前必有的现象,不必疑虑惧怕,应当坚持练功,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此时小周天已通,心慌气短、腰痠腿软、青紫水肿等症状将会自然消失。此步须练一周左右,但也有的人一刹那就通过了。以上四步,练功时间均为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2.内养功病势较重、体质更差的患者,可练内养功卧式。取平卧或右侧卧位,意守丹田;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体回落,同时配合默念字句:吸气时念“我~”,呼气时念“松~”,停息时念“静~”,如此反复,诱导入静。每日练功3次,每次15~30分钟。三、辅助活动1.心前区按摩:双手重叠置于心前区,劳宫穴相对,稍用力先顺时针按摩49次,再逆时针按摩49次。2.呵字诀:气急者,可两手五指相叉,手心向下,平置胸前半尺处,呼气时发“呵”字,同进两手向下压至丹田,吸气时再提至胸前,如此往复。3.手足互挣:伴水肿者,可弯腰站立,双手互指相,手心向上,先起左脚踏在手心上,稍用力一挣(手往上起,脚朝下踩),然后左脚落地,右脚上踏,两脚依次轮换,各做7~14次。此式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四、注意事项1.心肌病患者因心脏功能不全,故练功应特别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于劳累。2.适当配合使用心肌代谢营养药,如维生素C、肌苷等,及时治疗继发感染,平时应避免情绪激动和暴饮暴食。(参考资料略)点击左上角“母婴与气功”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rhzlxjb/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