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沈珠军教授心尖球囊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哪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7-12-7
医脉通导读

心尖球囊综合征又称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综合征、心碎综合征等。心尖球囊综合征应该怎么治?他汀、β受体阻滞剂、抗栓药物、RAS阻断剂,哪些是有效的?在长城会上,医院沈珠军介绍了心尖球囊综合征药物治疗的推荐和研究进展。

心尖球囊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似,左心室造影或超声心动图出现左心室心尖部室壁运动障碍,收缩末期呈球囊样,但冠脉造影未见相关的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斑块破裂。虽然该病多为自限性,但有研究表明患者在住院期间严重事件发生率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当,10年整体死亡率达到19.1%,与ACS持平。

心尖球囊综合征的治疗概要

1.抗休克

10%的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原因在于:(1)左室收缩功能显著下降、EF下降;(2)LVOT梗阻,类似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EF下降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应谨慎补液,可考虑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如果存在外周灌注不足,可考虑收缩外周血管药物。

●LVOT梗阻引起的低血压或休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果低血压严重,推荐苯肾上腺素(单纯α受体激动剂)升高血压。

●二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均推荐IABP。

2.抗心衰

目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整体治疗原则和常规急性心衰类似(氧疗甚至是机械通气、利尿、扩血管),注意存在LVOT梗阻时慎用血管扩张剂,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他汀、β受体阻滞剂、抗栓药物、RAS阻断剂,哪些是有效的?

1.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在减轻LVOT梗阻时的作用较为确定。由于心尖球囊综合征与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相关,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否改善病情?年Heart杂志发表了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名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对比了名早期(2天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与名疾病严重程度匹配的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结果显示,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包括卡维地洛、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平均使用9天,并不降低患者的15天、30天以及总体住院死亡率。虽然心尖球囊综合征与早期大量儿茶酚胺有关,但是可能EF下降以后,儿茶酚胺的致病效应不再持续。

出院处方β受体阻滞剂有何作用?根据一项国际Takotsubo注册研究结果,出院处方β受体阻滞剂既不能改善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的1年死亡率,也不能减少或者预防疾病复发。

2.ACEI/ARB

研究显示,使用ACEI/ARB确实改善了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

3.抗凝

心尖球囊综合征患者的左室心尖部类似于心梗后室壁瘤患者,存在较高的左室内血栓形成风险。

●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推荐华法林抗凝3个月,根据心功能恢复及血栓消失情况调整

●尚未形成血栓的患者:高危(LVEF<30%)并且出血风险小,则建议华法林抗凝3个月,或者至室壁运动恢复正常

●华法林抗凝起效前可以使用肝素,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抗凝禁忌

4.抗血小板

是否抗血小板取决于冠脉造影对斑块性质的判断,若存在明显冠脉粥样硬化,应抗血小板治疗。

5.他汀

他汀类药物对于心尖球囊综合征的意义尚未明确,是否使用取决于常规的血脂水平和ASCVD风险。

投稿吧

医脉通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

期待您的来稿!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ff/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