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古药新制。
参附注射液是传统中药方参附汤的现代制剂。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功能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参附注射液方中就是人参(红参)和附子两味药物。而附子又是毒性药材,制作为注射药有哪些特点,哪些作用,对参附汤的使用也应该会起到更多的应用启发。
本品主要含人参皂甙、乌头类生物碱。
有效成份含量:人参皂甙0.8mg/mL、乌头碱0.mg/mL,每mL注射液相当于生药:红参0.g,附片0.g。每mL注射液含红参0.g,附片0.g
功能主治: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律失常、以及用于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提高麻醉安全性,也可用于各型休克。
参附注射液的使用手册
第一、
方中红参味甘性平,功能益气固脱、补脾益肺,补气生血摄血,为扶正补虚第一要药;附子辛热,温阳补气,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此外,尚能温经止痛,通痹散结。两药合用,共奏补气回阳,益气固脱之功。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或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痛、泄泻、痹证。
气虚、阳虚所致之——
厥脱: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休克
惊悸/怔忡: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等
咳喘: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阻塞性肺病、哮喘等
尿频:相当于现代医学泌尿系统疾病
胃疼: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炎、溃疡等
泄泻:相对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痹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等关节疼痛
第二、《临床用药须知》参附注射液解读
《临床用药须知》中参附注射液解读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毒理
l厥脱
l心悸
l喘证
l胃痛
l泻泄
l痹病
l各类创伤,手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l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l抗休克作用
l抗心肌缺血作用
l抗心律失常作用
l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l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
l提高免疫力
l其它如抗低温冷冻等
采用药物体内累积法考察参附注射液的腰带动力学特征,参附腹腔注射为二室模型,消除相速率常数Ke:0.36h-
K:.h-;/K:3.h-/T/α:0.h/T/β:7.h
本品小鼠缓慢静注0ml/Kg、0ml/Kg、40ml/Kg(临床常用量30倍、60倍、0倍)静注每日一次,连续月,除见血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增高外,动物一般状态、外观、活动、摄食及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各主要脏器大体及病理切片均未见药物毒理表现,停药两周也未见有迟延毒性
第三、、增强强心肌收缩力
l本品所含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激动剂,能明显提高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幅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低心肌耗氧,提高心功能作用;另人参皂苷也有类似强心甙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l人参皂苷能促进前列环素(PGI)合成及释放,升高PGI/TXA(血栓素)比值,扩张冠状动脉及小血管,改善心肌缺血。
3、心律双向调节作用
l去甲乌药碱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能改善窦房结功能,提高窦房结的兴奋性,增加心率,对房室交界区有加速传导的直接作用。
l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及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对心肌缺血所致的频发性早搏有明显抑制作用。
4、稳定血压作用
l从中药药理来讲,参附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均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l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对于低压、休克患者,参附有明显升压作用,但亦有参附配合降压药降压的临床报道(均是中医生辨证所用),所以,总体来讲,参附对血压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具体情况视病人状态而异,但临床应用仍要注意,如非辨证使用,对于收缩压超过60mmHg者,请谨慎或尽量不用。
5、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6、改善手术局部组织微循环
改善手术后所致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微动脉管径增大、血流速度
恢复较早,使局部的能量供给增加,促进受伤组织修复,改善伤口局部组织营养和代谢,增
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
7、增强麻醉手术后肠运动
对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使空肠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加大,明显增强肠运动功能,促进麻醉术后肠蠕动和肠道内容物向下移动,从而恢复胃肠功能。
8、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
l本品含去甲乌头碱是β受体激动剂,与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相似。对猪蛔虫原液所诱发的哮喘和组织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痉挛,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使气管平滑肌松弛,肺溢流量恢复正常
l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9、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减轻化疗药对脏器的损伤
l激活骨髓造血功能,升高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值,改善铁潴留失利用现象。
l降低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程度。
l能拮抗阿霉素对心脏毒性作用,减轻心肌损害;对阿霉素所致脾脏的继发性肥大有显著拮抗作用。
0、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l促进吞噬细胞功能。
l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升高血清抗体浓度,促进脾脏抗体形成和增加免疫细胞数量,促进体液免疫。
l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CD3、CD4及CD4/CD8比值。
、其它
⑴、对损伤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l对兔内毒素(ET)休克肺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⑵、保护肾功能
l对实验肾小管坏死所致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
⑶、提高耐缺氧及抗应激能力
l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血中糖皮质激素含量,提高抗应激能力。
l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延长耐缺氧时间及低温下动物存活时间。
⑷、抗炎镇痛作用
l对角叉菜胶所致炎症的早期阶段有明显抑制作用。
l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试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⑸、对血流变学作用
l显著降低正常家兔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使血液流变性明显增加,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l能对抗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l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降解纤维蛋白作用。
第四、:、一般用法用量
l静脉推注:5~0ml,~次/日,用5~0%葡萄糖注射液0ml稀释,推注速度宜慢(5分钟以上)。
l静脉滴注:0~00ml,~次/日,用5~0%葡萄糖注射液(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
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稀释后使用,一般病人疗程7-4天;如遇特殊情况,稀
释液可酌情减量!
、配伍原则:l参附注射液的配伍溶媒原则上使用葡萄糖、盐水或糖盐;l参附注射液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l因果糖的临床应用趋广,目前正在进行参附和果糖的配伍研究,有部分应用案例,未发现有不良反应。l参附注射液药液不经稀释,直接进行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有可能会增加输液反应的风险!
3、休克治疗原则及方法
l原则:早期、足量、反复
l方法:常规抢救同时,参附注射液0m~40ml用等量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稀释,静注,每0分钟次,直至血压恢复正常;再以参附注射液0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维持,直至休克纠正。(紧急情况下可不经稀释制剂推注)
4、麻醉时用法用量
l麻醉前或麻醉期间使用:
静脉推注:0.5ml/kg,速度宜漫(5min以上);
静脉滴注:.0ml/kg,用5~0%葡萄糖注射(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适量稀释后使用,滴速30~50滴/min
l麻醉后及苏醒期及术后康复期间:可用相同方法静滴,~次/日,一般疗程7~4天。
5、心衰时用法用量:
静脉推注同大原则,每日~4次,或50~00ml在稀释后静滴,每天~次,4周一疗程。
6、冠心病:50~00ml稀释后静滴,每日~次,0~0天为一疗程。
7、心律失常:5~0ml静推,根据病情可于5~30min后重复使用或遵医嘱静滴
8、放化疗时应用:0~00ml/日,一般与放化疗同步进行,0~8天一个疗程。
9、小儿应用:
l~ml/kg/日,用5~0%葡萄糖液5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滴注。
l婴幼儿建议按照:5的稀释倍数使用。
第五、:、急诊ICU领域:
定位描述:经验性治疗休克的一线用药
简单说明:参附注射液来源于参附汤,参附汤虽用途较广,但最有影响力的还是对厥脱症的治疗,自古以来,参附汤就是抢救休克的经典用药,正所谓“参附合为剂,回阳救脱挽危亡”,所以,我们称其为经验性治疗休克的一线用药。
临床优势:大型临床和基础试验表明,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优势是:
、血流动力学特点: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降低外周阻力、使氧输送(DO)、氧耗(VO)增加、氧摄取率(ERO)减少;、与多巴胺比较,保持了多巴胺增加心排、升压的优点,克服了肺毛细血管锲压(PAWP)、心率(HR)增加的缺点。
另外,因参附注射液全面而综合的药理疗效,如强心、扩冠、稳压、调律等,尚可用于急性心衰、冠心病、心肌炎急性发作伴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
、外科麻醉领域:
定位描述:多重保护手术更安全
简单说明:多重主要指术前支持,术中维护,术后康复。术前支持是指参附对老年体弱、手术耐受性差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一些患者,参附有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适应手术的作用;术中维护是指参附注射液可维持手术中循环动力,提高机体的手术耐受性和麻醉顺应性,改善心肺功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而术后保护则指参附注射液可促进术后肠蠕动,提高免疫力,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并对老年全麻患者有一定催醒作用等等。
临床主要优势:
、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善手术局部组织微循环
3、增强麻醉手术后肠蠕动
4、提高机体免疫力
3、心血管领域:
定位描述:持久动力稳定心律
简单说明:参附可强心、扩冠、稳压、调律等等,对心血管的作用是全面而综合的(强心、扩冠可视为动力作用),所以,简称为持久动力,稳定心律。
临床主要优势:
、治疗病窦:通过改善窦房结传导,可使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延缓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治疗病窦的有效药物。
、治疗心衰:常规抗心衰治疗+参附,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尤其是难治性心衰,如肺心病心衰、扩张性心肌病等等,配合使用参附可起到明显效果。
3、心源性休克同急诊!
4、血液、肿瘤领域:
定位描述:放化疗治疗的健康伴侣
简单说明:参附作为肿瘤科辅助用药,主要起到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所以,简单总结为“放化疗治疗的健康伴侣”
临床主要优势:针对艾迪、康莱特等等的增效减毒,参附注射液主要是减毒增效功能,体现如下:
、放化疗伴随使用,减轻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脏器损伤;
、对肿瘤放、化疗病人的乏力症状有明显改善;
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5、呼吸科:
适用范围: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炎、肺心病等。
药理作用: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氧饱和度、对损伤肺组织细胞有保护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6、肾脏疾病:
适应范围: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后低血压、慢性肾炎。
药理作用:降低尿素氮(BUN)、肌酐(Scr)、改善肾功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7、小儿科疾病:
适应范围:支气管炎、哮喘、肺炎以及心肌炎等。
药理作用:缓解气管平滑肌痉挛、提高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提高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及幅度、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第六、问题解答、参附注射液有哪些特点?传统经典古方和现代制药技术的完美结合,既保留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又能突出现代制药工艺的临床优势
上市二十多年,在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已达八百余篇
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上市以来,超过百万病例的临床使用,至今尚未有特殊不良反应的公开报道
、参附汤(参附注射液)仅能治疗阳气虚脱的厥脱症(休克)吗?答:答案是否定的。古方参附汤是由人参、附片二药组成,人参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附片能温壮真阳、通阳运气,二药配伍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功效,故临床可用于治疗阳气虚脱所致的厥脱症,方剂学教材对于参附汤的阐述也是以此为主,所以,很多人对参附汤治疗厥脱印象深刻,也因此认为参附汤(注射液)只能急救用。
事实上,古人还用其治疗临床由阳气虚弱所致的多种疾病,如心阳虚损所致的胸痹、怔忡;肺肾阳虚的喘咳;脾胃阳虚的胃疼、泄泻;肾阳虚衰的水肿、阳痿;阳气不足、寒湿内阻经脉的腰腿疼痛、痹症等。所以说厥脱症(休克)只是参附汤(注射液)治疗多种疾病中的一种病症,并非参附汤(参附注射液)只适应治疗厥脱症(休克)一种疾病。
另外,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参附注射液(汤)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心、扩冠、稳压、调律、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等等很多作用,所以,参附注射液除厥脱外,也可用于心血管、外科等等很多领域。
3、附子属剧毒药物,为什么说参附注射液安全无毒?答:传统中医认为附片味辛、有毒。现代医学证明:附片主要成份为乌头碱类物质,其中乌头碱(含双酯类生物碱)毒性最大(乌头碱中毒剂量0.毫克,致死量3~4毫克)。
研究证明:附片经过严格的炮制加工后可完全消除毒性成份,但用一般传统的盐水泡、水漂、沸水煮及热蒸等工艺去毒效果不够理想,不宜用于生产注射剂。雅安三九药厂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研制出一套有效的专利处理工艺:首先将乌头碱催化水解为次乌头碱,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00,再通过进一步水解,得到乌头原碱,仅为乌头碱的/左右。几乎无毒。
另外,减毒工艺于年5月获国家专利,专利号:CNA并获中国十五年最佳发明专利奖
4、有医生认为附子大辛大热,夏月或南方应少用,对此如何解答?
答:首先,参附注射液由附子和红参组成,并非单纯附子,所以,其辛热之性也并不能等同于附子。
其次,参附注射液中的附子并非想象中那般大辛大热。原因如下:附子虽然在中药学里被描述为“辛、甘、大热、有毒”,但我们可以考虑下古人为何认为附子辛热?早期对于药物性味归经的感受,主要缘于口尝和临床经验,附子的急性中毒症状是“头晕、舌头发麻、四肢发麻、吐泻、大汗淋漓”等,古人应是观察到了这一系列现象,故总结附子大辛大热,而现在,我们通过专利减毒工艺去掉了其大部分毒性,所以,以前所谓的大辛大热也随之有所减轻。
综上,因为附子辛热而在夏月或南方不用或少用的担心并不成立,关键是要了解参附药理特性,用在适宜的患者身上。
5、病人初用参附注射有时有躁热感觉,请问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首先:明白原因!参附具有扩冠强心、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促进机体代谢以及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故有少数患者在初用或超大剂量应用时血液循环加快,表皮毛细血管扩张,出现面潮红或精神兴奋代谢增加等现象,尚属正常药理作用范畴,一般对人体无害,停药后会自然消失。
其次,掌握处理原则!对此类患者,在初用时将剂量控制在30ml左右,稀释后滴速减慢,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最后,尽可能用对人,即对阴虚非常明显的病人不要用,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避免发生燥热的发生。
6、如何理解参附注射液对心律失常的双向调节作用?答:①一般情况下,心律失常并非一种独立疾病,不同病人可能有不同病因及合并疾病,所以,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是综合治疗,包括针对病因的基础治疗和针对心律失常本身的对症治疗,而参附注射液对因和症均有作用,因而体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具体原因如下:
对症:参附有增加心律作用。因为参附注射液中的有效成份如去甲乌头碱(Higenamine)等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可以改善窦房结功能,提高窦房结兴奋性,增快心率,对房室交界区有加速传导的直接作用,因而对病窦综合征、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对因:因参附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及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所以对心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等伴发的多种类型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参附通过对基础疾病的治疗而达到或增加或减慢心律的作用。但参附对原发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
②动物和临床研究也表明,参附对心律失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动物实验:国家药物研究基地之一—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有很好的疗效;对药物如乌头碱等所致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对心得安引起的心动过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杨芳炬等参附注射液对动物心律失常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5))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显示,参附注射液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尤其是快-慢综合征、新近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房颤动具有较好疗效!(王瑗平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00年第0卷第6期3月号)其它还有三十篇左右的报道认为参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③事实上,对因对症的解释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参附均是两方面综合起效而达到调节心律的作用。
7、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可否使用参附注射液?
答:参附注射液对血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心输出量、促进微循环提升血压,这与传统的通过收缩血管升压的药物是不同的。
华西医大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参附注射液对继发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如下所示:
临床研究亦表明,对于低压、休克患者,参附有明显升压作用,对于正常或血压稍高患者无明显影响。但从药理作用来讲,参附升压主要体现在升高收缩压,降压主要体现在降低舒张压,所以临床具体使用时,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收缩压低于60mmHg,即可放心使用参附,如高于60mmHg,请谨慎使用。
8、参附注射液能否与其他药物混入同一容器中使用?答:四川省抗生素工业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室对参附注射液与4种药物配伍已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附注射液与氨茶碱配伍4h内外观,澄明度无显著变化,但PH有一定变化(0.),与VitB6、VitC、ATP、辅酶A、、VitK、VitK3、肌苷、多巴胺、间羟胺、尼可刹米、山梗茶碱、酚磺乙胺、安络血配伍均无显著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用5%GS作稀释液,参附注射液与氨茶碱配伍后4h内外观、澄明度虽无显著变化,但PH变化0.,临床宜少配伍使用;与VitC、VitB6、ATP、VitK、VitK3、辅酶A、肌苷、多巴胺、间羟胺、尼可刹米、山梗茶碱、酚磺乙胺、安络血注射液配伍后4h内外观变化,澄明度符合国家药典规定,PH值无显著改变说明临床配伍使用应是可行的。由于本实验限于多种因素,未对各配伍后药液的含量及毒理变化进行测定,因此如有必要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配伍稳定性研究,得到全面的结论。
尽管实验结果表明参附可和一些药物进行配伍使用,但从临床用药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不要交叉配伍使用,这样可避免一些不安全因素发生。
9、有医生因看到参附可活血化淤便认为可引起出血,对此如何解释?答:首先,活血化淤是中医名词,很多人将其类同于“抗凝药”,事实上,活血化瘀中药不同于西药的抗凝剂,因为中医的活血化瘀作用,不仅是指血液流动加快,而且也有促进血液成分如各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的作用。另外,中医理论讲,人参可以益气摄血,所谓摄血,即指统摄之意,使血液流归正道。
其次,华西医科大学所作实验“参附注射液对家兔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表明,参附注射液对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以及渗血量无显著性影响。
最后,从临床具体表现来看,参附不会促进手术病人出血:
l实证:医院肝胆外科彭宝岗等在“参附注射液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
临床观察”试验中,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得出“参附组与对照组血常规、凝血功能无差异的结果”。(消化外科杂志年第卷第3期)
l实证:中国医院普外科陈静等在“参附注射液在消化外科手术中的应
用”中,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得出“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无差异”的结果。(中
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年第3卷第4期)
所以,单纯通过这点便推测参附可引起出血的认识是有欠缺的。
备注:也有医生提到人参皂苷可防止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融解,参附中含有人参皂苷,因此担心参附会促进出血,对于该问题,我们认为,从原理上讲,参附是小复方制剂,其功效不能用其中的某一成分来说明,也不是+=的关系,而是非加和原理的体现,所以不能简单的将人参皂甙的某种功效类推到参附注射液上,另外,从中医角度讲,人参具有益气摄血的功能,实证方面同上。
0、什么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参附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什么?答: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随着再灌注治疗的广泛开展,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普遍的临床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