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幽门肥厚性狭窄的诊断标准手法技巧临床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10-20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临床表现:出生后2——3周出现喷射性呕吐、有规律的进行性加重,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吐后食欲旺盛。体格检查可见胃型和腹部肿块。诊断标准:

幽门管长≥16mm、幽门肌层厚度≥4mm。胃部充盈,肠管萎瘪无食糜充盈。

(至于说内径是否<2mm都无所谓,难道>2mm就不做手术吗,就不是肥厚吗,还是要做手术。所以主要诊断标准就是幽门的长度和肌层厚度)

鉴别:

幽门痉挛即使增厚了,也很少超过4mm,痉挛时长度也会缩小,不会那么长。

手法技巧:

◢幽门位置表浅,不需要太大力气按压。因为表浅,所以使用浅表探头更易清楚显示。

◢检查对象常是幼儿,不仅不能太大力气按压,反而应该轻柔,别把孩子弄不舒服了,哭了就增加自己的检查难度。

◢幽门位于剑突下方,位于肝左叶下方毗邻,探头位置横切放置于剑突下方,可显示胃窦,沿着胃壁向右下略微旋转移动探头,即可找到幽门。

◢可边做检查,边少许喂食,既可更轻松的找到幽门,又可以观察食糜是否顺利通过。

◢检查前不易喂食过饱,以免检查过程中造成喷射性呕吐,不然你的诊断床和仪器甚至你的白大褂都可能遭殃。(虽然没见过幼儿的喷射性呕吐,但是见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喷射性呕吐,那场面,绝了!)

幽门肥厚性狭窄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有两种:

一、开腹手术。幽门环肌切开术,沿幽门纵轴切开浆膜及部分肌层,分离幽门肌层至幽门黏膜向外膨出时为止。为治疗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术式。

二、腹腔镜手术,常规三孔法,目前技术成熟,取得良好效果。

手术很少有并发症,术后预后良好,不影响患儿进食及生长发育。

医者一生求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