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刘沁华教授MGRS的临床特点分析丨中华医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12-1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肾脏意义的单克隆球蛋白病(MGRS)是指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导致副蛋白血症肾损害,但其不能达到多发性骨髓瘤(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MGRS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甚至需要移植或是透析。在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暨国际淋巴瘤最新进展研讨会上,安徽医院刘沁华教授为大家介绍了MGRS的诊断及临床特点,医脉通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MGRS的定义及肾损害机制

01MGRS的定义

国际肾脏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工作组(IKMG)于年首次提出MGRS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即M免疫球免疫球蛋白(MIg)30g/L,骨髓浆细胞(BMPC)10%,有Mlg导致的肾损害(伴或不伴其他脏器损害)。年IKMG将MGRS重新定义为B细胞或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未达到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但其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肾脏损伤。定义更新后,除了常见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相关的肾损伤外,冒烟型MM、冒烟型WM、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所致的肾损伤也属于MGRS的范畴。此外,低侵袭力的CLL以及某些惰性淋巴瘤如边缘区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引起肾脏损伤时也被归为MGRS。刘沁华教授表示,上述疾病在没有肾脏受累时仅需要密切监测,而一旦出现了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的肾损伤则需要积极治疗。

02MGRS肾损害的机制

刘沁华教授表示,MGRS肾损害的机制分为直接机制和间接损害机制。直接机制是指MIg毒性及沉积对肾脏组织结构的破坏,主要包括增生性肾炎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PGNMID)、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纤维样肾小球病等肾小球损害;管型肾病、近端肾小管病等肾小管损害;淀粉样变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IDD)等肾小球、肾小管、血管损害及晶状体贮积病等其他机制。间接损害机制是指Mlg模拟自身抗体、刺激细胞因子(如模拟抗H因子、抗PLA2R)或MIg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释放造成的包括C3肾小球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病等肾小球损害和不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等血管损害。

MGR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MGRS的诊断赖于肾脏病理,对于存在M蛋白伴有不明原因的肾损害或少量蛋白尿、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等疑诊MGRS的病例,需要请肾内科会诊,当患者出现非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肌肥大、碱性磷酸酶升高的肝肿大、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并伴有Mlg或怀疑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时,需要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对于无法进行肾脏穿刺患者,建议进行唇线活检,腹壁脂肪活检。

刘沁华教授指出,在确定肾脏损害是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循环M蛋白与肾脏沉积蛋白的一致性。只有肾脏中沉积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与血和/或尿中的一致时,MGRS的诊断才能成立。此外。刘沁华教授强调,MGRS还需要与其他MIg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果可以确诊MM、WM、进展期CLL或恶性淋巴瘤时,则不再称其为MGRS。

MGR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01MGRS的临床特点

MGRS患者年龄多为中老年,大部分患者年龄>50岁,AL型淀粉样变性是MGRS的主要肾脏病理类型,其次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性肾病。MGRS的首诊症状主要是水肿、尿泡沫多、体检异常、胸闷和皮疹等。MGRS的临床表现包括颜面和双下肢水肿、蛋白尿、尿隐血、肌酐增高、低蛋白、尿酸增高、贫血、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心脏彩超异常等。MGRS相关克隆的细胞来源主要为浆细胞克隆、其次为B细胞克隆、少部分为浆+B细胞克隆。

02MGRS的治疗策略

刘沁华教授表示,基于MGRS的临床特点,治疗需要依据MGRS相关克隆的细胞来源来制定。如果来源为浆细胞克隆,主要参考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L)淀粉样变性的治疗方案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等;如果来源为B细胞克隆,则主要治疗方案为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而继发的肾脏疾病需要对症治疗。刘沁华教授还指出,在治疗前需要对MGRS患者进行肾功能评估(蛋白尿、肾脏损伤类型、尿蛋白24h定量等)、心脏功能评估(心脏超声、心脏MRI、心电图、NT-proBNP、BNP等)、M蛋白检测(血清游离轻链、血/尿IFE、血清蛋白电泳等)和浆细胞/B细胞增生情况检测等检查。在MGRS治疗的疗效评估方面,可以依据AL淀粉样变性的器官反应和血液学反应标准。

小结

刘沁华教授最后总结道,MGRS属于肾脏病与血液病的交叉领域,肾损害由血液系统疾病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直接或间接引起。MGRS诊断依赖于精确的肾脏病理,M蛋白可沉积于肾脏不同部位造成不同损害,其相关肾损害异质性很大。MGRS选择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肾损害进展风险、肾外表现及严重程度,以及药物在肾损患者中的安全性。

刘沁华教授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安徽医院血液科

安徽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安徽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副组长

安徽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骨髓瘤学组成员

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血液病学分会理事

目前专业方向为淋巴瘤、骨髓瘤的诊断治疗。从事血液病专业近20年,对血液病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诊治有着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如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7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