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内科学考点速记汇总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8-1-26

l临床执业医师

脾功能亢进

  病因

  1.感染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血吸虫病

  2.免疫性疾病: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SLE

  3.瘀血性疾病: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

  4.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

  5.脾脏疾病

  6.原发性脾大

过敏性紫癜:

  一、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感前驱症状

  1.单纯型: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成批反复发生、对称分布。

  2.腹型: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阵发性绞痛。

  3.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大关节,游走性、反复发作、不留畸形。

  4.肾型: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多在3~4周内恢复。

  5.混合型。

  二、诊断:

  1.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感病史。

  2.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或)血尿。

  3.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

  4.排除其它原因所致之血管炎及紫癜。

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

 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

  5.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病理(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结局)。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

  7.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分期,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病理特点)。

  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概念,病理学类型,病理特点)。

  1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病理(心内膜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心力衰竭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感染;

  2、高血压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

  3、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重;

  4、慢性贫血和甲亢对心脏产生的影响使左、右心室容量负荷加重;

  5、判定心力衰竭代偿期的主要指标是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

  6、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7、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8、左心衰竭时肺部啰音的特点是湿啰音常见于两肺底,并随体位变化而改变;

 9、右心衰竭时主要体征是颈静脉充盈和怒张;

  10、重度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11、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12、长时间较大剂量静脉滴注硝普钠可产生的副作用主要是氰化物中毒;

  13、诊断急性肺水肿最具有特征意义的依据是严重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14、左心衰竭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鉴别点为坐起时能够缓解呼吸困难;

 15、心力衰竭时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有: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劳动和休息;控制钠盐摄入;合理应用利尿剂;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

  16、老年人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应减少;

  17、急性左心衰竭,高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时立即给予吗啡皮下注射;

  18、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19、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

  20、心力衰竭并发心房扑动时首选快速洋地黄制剂;

  21、诊断右心衰竭时,最可靠的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22、治疗洋地黄中毒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宜选用阿托品 糖尿病

  一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

  2.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心、脑、肾和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3)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4)眼: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病变(5)糖尿病足、营养不良性关节炎

  二诊断: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FPG≥7.0mmol/L或OGTT中2小时PG≥11.1mmol/L.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2.饮食治疗

  3.口服药物治疗a磺脲类:适应证: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控制者。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妊娠;b双胍类;ca-糖苷酶抑制剂;d噻唑烷二酮

  4.胰岛素:适应证:a.1型糖尿病;b.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c.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d.围手术期;e.妊娠、分娩;f.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未获良好控制;g.全胰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心力衰竭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中,最为常见的是感染;

  2、高血压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

  3、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重;

  4、慢性贫血和甲亢对心脏产生的影响使左、右心室容量负荷加重;

  5、判定心力衰竭代偿期的主要指标是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

  6、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7、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8、左心衰竭时肺部啰音的特点是湿啰音常见于两肺底,并随体位变化而改变;

 9、右心衰竭时主要体征是颈静脉充盈和怒张;

  10、重度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11、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12、长时间较大剂量静脉滴注硝普钠可产生的副作用主要是氰化物中毒;

  13、诊断急性肺水肿最具有特征意义的依据是严重呼吸困难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14、左心衰竭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鉴别点为坐起时能够缓解呼吸困难;

 15、心力衰竭时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有: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劳动和休息;控制钠盐摄入;合理应用利尿剂;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

  16、老年人伴有心力衰竭的治疗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应减少;

  17、急性左心衰竭,高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时立即给予吗啡皮下注射;

  18、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19、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

  20、心力衰竭并发心房扑动时首选快速洋地黄制剂;

  21、诊断右心衰竭时,最可靠的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22、治疗洋地黄中毒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宜选用阿托品

 糖尿病

  一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

  2.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心、脑、肾和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3)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4)眼:白内障、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病变(5)糖尿病足、营养不良性关节炎

  二诊断: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FPG≥7.0mmol/L或OGTT中2小时PG≥11.1mmol/L.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2.饮食治疗

  3.口服药物治疗a磺脲类:适应证: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控制者。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妊娠;b双胍类;ca-糖苷酶抑制剂;d噻唑烷二酮

  4.胰岛素:适应证:a.1型糖尿病;b.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c.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d.围手术期;e.妊娠、分娩;f.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未获良好控制;g.全胰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恭喜您获得星题库领取资格

积赞30个即可免费领取手机+电脑题库啦!

集赞截图发至







































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