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疾病,主要由编码肌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HCM是年轻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是老年人群并发心律失常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当存在不明原因的左室(LV)肥厚并且病理学上存在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伴纤维化时,可以诊断HCM。心肌肥厚是人类HCM的典型临床表现,也是HCM患者发病率、死亡风险和心源性猝死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样,心肌间质纤维化与HCM的临床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发生相关。目前的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减轻或逆转HCM的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效果欠佳。HCM动物模型中,基因及药物治疗可能逆转心肌肥厚和纤维化。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的前体,谷胱甘肽是体内抗氧化应激最丰富的细胞内巯基库。NAC治疗已被证实可以逆转HCM动物模型中的心肌肥厚和纤维化。NAC治疗还能减轻压力超负荷、血管紧张素II应用以及心肌代谢改变引起的心肌肥厚。NAC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加上HCM动物模型中的实验结果,提示NAC可能成为逆转HCM患者心脏肥厚的潜力药物。MarianAJ等针对NAC对HCM患者心脏肥厚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HALT-HCM研究,其结果刚刚发表在CirculationResearch上。该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性别匹配,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研究。左室壁厚度≥15mm的HCM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或NAC组(1:2)。经过筛选和排除,最终42例患者入组该研究,其中NAC组29例,安慰剂组13例,具体筛选流程见图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平均收缩及舒张压、NYHA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体基线资料见图2。NAC组患者每天应用≤2.4g。两组患者每3个月进行临床评估,血液生化检查和6分钟步行试验,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38位患者接受了全基因组筛查,发现42例基因突变,其中11例为新发现基因突变。最终NAC组中的24名患者和安慰剂组中的11名患者完成了研究随访。NAC组发生了6例严重不良事件,但被认为与NAC无关。图1研究设计及流程
图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在胸痛、心悸症状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方面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晕厥及晕厥前兆发作,两组患者在随访期末的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心电图的心肌肥厚相关指标在基线及研究结束后未见明显差异。对于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患者在随访期结束时也未见明显差异,具体见图3。基线及随访期末完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计算出效应量,NAC对于心肌肥厚和心功能参数的效应量是小到中等程度。完成磁共振检查随访的患者计算相关效应量,具体见图4,心肌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中层应变和纤维化(延迟钆增强扫描)的效应量均较小,意向性分析后,基线及随访期末两组患者的左室壁厚度、心脏大小、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图3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及效应量
图4磁共振相关指标及效应量
总结该研究中虽然最终NAC使用对于HCM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较为微弱,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并没有较强烈的意愿服用研究药物及进行相关研究,但在12个月时的整体的依从性和保留率很高。由于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该研究中NAC对于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指标的效应量相对较弱,在未来关于HCM患者研究中,可根据相关效应量来计算能够达到有效终点的样本量。该研究结果与多数动物实验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HCM不同基因突变相关。
来源:循环在线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