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段文字进入猪价快报小程序 渗出性表皮炎的急性型主要见于幼年哺乳仔猪。首先无毛处皮肤发炎,于几小时内即在肛门和眼睛周围以及耳廓和腹部发生了3~4毫米大的微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其清朗的微黄色浆液与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干燥成微棕色鳞片。随着病程的发展,通常一在24~48小时内蔓延全身体表,被毛成簇矗立,皮肤上覆盖一层黑棕色或灰棕色油脂样痴块,皮肤增厚,并形成折皱,痴皮沿曲线龟裂,形成深的裂纹。患病仔猪食欲不振、吃奶不香、渴欲增加、迅速消瘦,呈中度瘙痒或不瘙痒,如不进行早期治疗,则预后不良。严重的病例于患病的第4~6天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5%~90%,经30~40天康复的仔猪往往影响生长发育,或生长停滞,成为僵猪。二、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环境卫生,消除不良因素,勤换垫草,保持松软干燥。污染的猪舍应严格消毒处理。 二是选择本菌敏感的抗生素对发病仔猪和同窝健康仔猪群进行预防和治疗。常用的青霉素、氟苯尼考等肌肉注射有一定的疗效。对于已接触病原但尚未显示病变的仔猪,应用3天青霉素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渗出性皮炎。若产生病变后治疗效果就差得多。但有报道泰乐菌素具有良好的疗效,病猪按每公斤体重8毫克的用量使用,对轻症病例只需肌肉注射一次。而重症病例则2天后再重复治疗一次即可。也有人用维生素B添加剂治疗,同样得到良好的效果。
更多信息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