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年11月1日同等学力考试
仅有74天!
年同等学力临床医学8月第三周练习
(年8月17日--21日)
来源:北京学苑教育
A型题1.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2.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主要由Na+、CI产生B.血浆渗透压约为mmol/LC.血浆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质颗粒的大小D.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同3.决定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A.蛋白质钠盐/蛋白质B.KHC03/H2C03C.Na2HP04/NaH2P04D.NaHC03/H2C.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A.葡萄糖B.尿素C.Na+和CID.氨基酸5.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A型题6.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的是()。A.PKAB.PKCC.生长激素受体D.类固醇激素受体7.G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上具有重要作用,G蛋白直接激活的酶是()。A.蛋白激酶AB.磷脂酶AC.磷脂酶CD.蛋白激酶C8.IP3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细胞质内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K+B.Na~-C.HC03D.Ca2+9.对蛋白激酶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底物都是酶B.是一个别构酶C.cAMP为其激活剂D.催化底物的Ser/Thr磷酸化10.肾上腺素结合受体活化G蛋白后将产生的作用是()。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D.抑制鸟苷酸环化酶A型题11.下列哪项不引起左心室肥大()。A.三期梅毒B.二尖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原发性高血压1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中,不具有的成分是()。A.大量中性粒细胞B.坏死组织C.细菌菌落D.大量肉芽组织13.下列关于高血压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左心室肥大B.常引起下肢坏疽C.晚期引起颗粒性固缩肾D.恶性高血压时可见到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14.良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于()。A.小脑R大脑灰质C.脑桥D.基底核和内囊15.关于急进型高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老年人B.血压常超过/mmHgC.最常见死亡原因为肾衰竭D.病变主要累及肾的入球小动脉A型题1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不包括()。A.延缓心室重塑B.抑制缓激肽降解C.抑制前列腺素生成D.延缓充血性心衰的进展17.以下哪种疾病最适宜应用洋地黄()。A.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B.单纯二尖瓣狭窄C.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颤动D.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18.洋地黄最适合治疗下列哪种疾病所致的心衰()。A.贫血性心脏病B.肺心病并发心衰C.甲亢性心脏病并发心衰D.房颤并发充血性心衰19.洋地黄的禁忌证是()。A.扩张型心肌病B.肥厚型心肌病C.缺血性心肌病D.病毒性心肌炎20.洋地黄中毒最容易引起哪一项心电图表现()。A.QT间期延长B.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C.ST-T呈鱼钩样改变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型题21.关于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明显外伤史B.局部长期疼痛伴压痛C.有局部过度活动史D.具备外科感染的一般表现22.关于早期狭窄性腱鞘炎治疗,错误的是()。A.限制手部活动B.外用非甾体消炎药C.腱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D.手术治疗23.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错误的是()。A.手指屈伸不灵活并伴弹响B.近侧指骨或指间关节疼痛C.疼痛部位可触及痛性结节D.屈伸患指结节随肌腱活动24.女,45岁,左手中指伸屈不灵伴弹响、疼痛2个月。在中指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黄豆大小痛性结节,随肌腱屈伸活动而动。最可能的诊断是()。A.狭窄性腱鞘炎B.神经瘤C.掌指关节脱位D.骨软骨瘤25.关于腕管综合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B.发病男多于女,常为单侧C.常见病因为滑膜炎和肌腱炎D.白天痛轻,夜间疼痛在学习中,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路一步步走出来的,学习也是一样。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学习总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如果没有这些平凡枯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欢迎您进入学苑教育网络课堂学习,学苑教育将陪伴你左右,助您通过考试!--案提示:
1.B。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基本成分为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由于这些溶质和水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的管壁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所以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后者蛋白含量甚少。
2.C。血浆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3.D。选项A、C、D均为血浆中存在的缓冲对,但以D项最重要。选项B为红细胞内存在的缓冲对。
4.C。血浆晶体物质的80%来自Na+和cr。
5.B。液体的黏滞性来源于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当温度不变时,全血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红细胞数量),血浆的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全血的黏度还受血流切率的影响。水、乙醇、血浆等液体的黏度不随切率的改变而变化,称为牛顿液体(Newtonianfluid)。全血在血流速度很快时(如在大动脉内)类似于牛顿液体,但当血流速度低于一定限度时,则黏度与切率呈反变关系,即在低切率条件下,血液的黏度增大。血液的黏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某些疾病使微循环处的血流速度显著减慢时,红细胞可发生叠连和聚集,血液黏度升高,使血流阻力明显增大,从而影响微循环的正常灌注
案提示:
6.C。
7.C。活化的G蛋白的a亚基主要作用于生成或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的酶,如腺苷酸环化酶(AC)、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的磷脂酶C(PLC)等效应分子,改变它们的活性,从而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
8.D。IP3的受体是IP3控制的Ca2+通道,结合IP3后开放,促进细胞钙库内的Ca2+迅速释放,细胞中局部Caz+浓度迅速升高。
9.A。蛋白激酶固然催化一些酶的磷酸化,但也催化包括组蛋白、微管蛋白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等非酶底物。
10.A。肾上腺素是通过cAMP-蛋白激酶途径发挥作用的,当激素与膜特异受体结合后,受体被激活,活化的受体可催化Gs(激动型G蛋白)的GDP与GTP交换,导致Gs的a亚基与G、7亚基解离,释出as-G-I、P,后者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
案提示:
11.C。二尖瓣狭窄时,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受阻,因此左心房负荷过重,将导致左心房增大,而不是左心室肥大。
12.D。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瓣膜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瓣膜广泛坏死。血栓(赘生物)主要由
血小板、纤维蛋白构成,混有坏死组织和大量细菌菌落。瓣膜溃疡底部见坏死组织、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及
肉芽组织形成。因疾病处在急性期,赘生物不会发生机化,故不会有大量肉芽组织。
13.B。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全身细动脉痉挛,反复发作后导致细动脉硬化。继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器质性变化,如左心室肥大、颗粒性固缩肾、脑出血等,后者为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恶性高血压时可见到肾脏细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并发血栓形成、出血及微梗死,可因尿毒症致死。然而,下肢坏疽通常是因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
14.D。脑出血是良性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常发生在基底核、内囊,其次为大脑白质、脑桥和小脑。出血多见于基底核,是因为支配该区域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支,直接受到大脑中动脉的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和牵引,致豆纹动脉破裂出血。
15.A。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
案提示:
16.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为:①抑制交感一肾素一血管紧张系统,在改善和延缓心室重塑中起关键作用;②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可使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前列腺素生成增多(不是抑制),同时也有抗组织增生的作用;③推迟充血性心衰的进展,降低远期死亡率。
17.D。其他几项为洋地黄的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
18.D;因为洋地黄治疗心衰的机制是正性肌力作用,因此洋地黄对于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较好,如同时合并房颤则更是应用洋地黄的最好指征。对于代谢异常发生的高排血量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维生素Bi缺乏性心脏病及缺血性心肌炎、心肌病所致的心衰洋地黄效果并不好。
19.B。洋地黄的禁忌证主要包括:预激综合征伴房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缩窄导致的心衰、急性心梗24小时内、肺心病心衰。
20.B。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
案提示:
21.D。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特点是长期、反复、持续的应力作用于局部而发病,病理基础是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因而不具备红、肿、热、痛的临床表现。本题答案为D。
22.D。早期或症状较轻者以适当制动或腱鞘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无效或反复发作者行手术治疗。
23.C。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疼痛及弹响部位表现在手指,在远侧掌横纹处可触及痛性结节,故本题答案为C。
24.A。
25.B。腕管综合征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及体征。常见病因为滑膜炎和肌腱炎,致腕管内容物增多引起正中神经受压。临床上为桡侧三指麻木疼痛,白天痛轻,夜间疼痛重。中年女性多见,双侧发病率可达30%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