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后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或受压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坏死,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一、概述
1、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2、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3、影像学检查无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明确病灶者4、传统的TIA病例实质上是小卒中。二、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及病因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病史。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原因。2、发病形式突然发病,病程短暂,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发作多在24小时内恢复,无后遗症。可反复发作,间隔时间不等。3、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①、颈内动脉系统:常有单肢或偏侧肢体偏瘫、偏身麻木,感觉减退,视力障碍;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常有眩晕、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复视、面部麻木、饮水呛咳、说话不清、短时记忆和定向障碍等。少数可出现特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跌倒发作、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和短暂性全面遗忘症。三、诊断(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有上述典型TIA临床表现,但多无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2、脑CT和磁共振检查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对应的病灶。(二)鉴别诊断
几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鉴别要点
TIA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出血
发病年龄
老年多见
老年多见
青、中年
中、老年
主要病因
动脉硬化斑块及附壁血栓的微栓子脱落、脑血管痉挛、颈椎病动脉受压
脑动脉硬化、动脉内膜炎、脑血管腔变窄,于血流减慢时形成血栓
风湿性心瓣膜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心肌病及心房颤动左房血栓脱落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动脉破裂
发病形式
突然发作,每次发作不超
过1小时,24小时内完全
恢复
发病稍慢,多于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生,症状于1~2天才达高峰
最急,发病时间不定
急骤,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
意识状态
短暂性或一过性意识丧失或跌倒发作
清醒或有轻度意识模糊
昏迷较轻,且易恢复
昏迷较深,多呈持续性
瘫痪
单肢无力或轻度偏瘫
最常见
单瘫或不完全偏瘫
最常见
脑膜刺激征
无
少见
少见
多见
抽搐
可有
少见
间有
间有
颅内压增高
无
少见
间有
多有
脑脊液
压力正常,清亮
压力正常或稍高,清亮
压力正常或稍高,清亮
压力高,多为血性
头颅CT
大多正常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胸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四、治疗原则
约1/3的TIA病人最终会发生脑梗死,发作频繁者近期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脑梗死。主要措施如下:1、积极治疗危险因素2、抗血小板药物3、扩容治疗:适用于血流动力型TIA。4、抗凝治疗:若病人发作频繁,用其他药物疗效不佳,又无出血性疾病等禁忌者,特别是由栓塞原因引起的TIA发作病人,可用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香豆素、藻酸双醋钠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等。5、活血化化瘀中药6、脑CT检查发现有微小脑梗死病灶者按脑梗死治疗。五、预防
未经治疗的TIA病人,约1/3自行恢复,1/3反复发作,1/3进展为脑梗死。因此,对TIA病人针对病因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六、转诊与康复
对初次短暂发作或近1~2周内频繁发作的病人医院进一步做头颅影像学检查,然后针对病因治疗。医师高效必过班
笔试紧扣新大纲
技能网课+手把手实战教学
↓↓↓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