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于小林说心电
于小林
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心电学会常务委员。
心电图报告结果时要结合临床背景。撇开其它临床资料就图论图,就好比盲人摸象,抓不住要点。
单凭心电图很难诊断疾病。但在某些临床背景下,可能会出现成组心电图表现与之对应。比如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电图表现双峰(二尖瓣)P波伴右室大等。下面我把部分疾病的成组心电图表现简述一下。限于文章篇幅,不能全面罗列,仅供同道们参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
坏死Q波,弓背向上型ST段抬高和缺血性T波倒置。
遇到这种心电图改变不会漏诊,但会误诊。真正有鉴别价值的特征性改变是动态演变,包括心电图ST-T和心肌酶、标志物的升高曲线。
AMI多有明显的胸痛症状发作。ST段抬高如果没有动态演变,不伴胸痛症状和血生化指标异常,见于陈旧期心肌梗死室壁瘤。缺乏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标志物配合的一过性ST-T异常多为心绞痛,报告ACS也许用词更为恰当——
假设报的是AMI,但继后的病情发展却不按规律出牌,虚晃一下就没戏了——
只是心绞痛,那就很尴尬。
ST段抬高心电图还可见于急性肺栓塞、脑梗死、应激性心肌病和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等。
提起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阻滞、高P波和S1Q3T3(或S1S2S3)征,大家第一反应是急性肺栓塞(PTE)。但要注意的是:PTE的S1Q3T3是新出现的,常伴胸痛憋气症状。如果引起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负荷增大,心电图V1导联起始指数(IPIV1)常常有异常。
随着病情缓解,上述心电图表现会消失。虽然PTE也是三大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但在心电图人看来,不如AMI脸熟——或是漏诊没认出,或是将固定不变的S1Q3T3(假李鬼)当成了PTE(真李逵),还有,直接把ST段抬高的PTE错判成AMI。
PTE的症状有轻有重,典型心电图表现也时有时无,随症状突然出现心电图变化是我们观察分析的重点。
肺心病心电图的成组表现是P波高尖(肺型P)、电轴右偏伴顺转、窦性心动过速、QRS低电压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包积液/心包填塞表现有心电图三联征:
窦速;
低电压;
QRS电交替。
先心房间隔缺损也有心电图三联征:
右室大;
右束支阻滞;
一度房室阻滞。
还有一种提法是将CrochetageR波切迹替代一度AVB,称新房缺心电图三联征。
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电图三联征:
肢体导联低电压;
胸导联高电压;
R波递增不良。
与之心电图表现接近的扩张型心肌病:
肢体导联低电压;
胸前导联高电压;
异常窄深q波。
导致心电图三联征的不仅限于心脏。肾功能衰竭的心电图三联征表现为:
左室大
T波高
QT间期长(左室大+高血钾)。
以下虽称不上心电图三联征,但主要的成组心电图表现也有3:
窦缓,J波、U波大:脑型心电图;
窦缓、低电压,非特异的T波低平:甲减;
窦速、房颤、左室大:甲亢;
不确定轴、低电压、顺转或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慢阻肺;
窦速,一过性一度房室阻滞,非特异的ST-T改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看到继发ST-T特征明显的左心室肥大心电图(QRS高电压、与R波方向相反的ST-T异常、轻度轴左偏、V5导联R波峰时间延长),最先想到的是高血压或高血压心脏病,少见的有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病变等。
成组表现的心电图如果不与临床背景对应,其临床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比如上述的S1Q3T3:
随憋气胸痛症状突然出现的意义大,是PTE特征性表现;
而恒定不变时,病理的可见于先心病,支气管哮喘,生理的可见于年轻右心优势者——而且男的多是高富帅,女的白富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我将和大家讨论:
怎样选择动态心电图仪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