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心血管疾病性晕厥不知如何处理这份建议请收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2-24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律协会(HRS)联合颁布了第一部晕厥评估和管理指南。指南认为,无论患者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晕厥,均应遵循晕厥评估和处理的原则。所有晕厥患者都推荐进行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这些有助于评估晕厥的发生是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对于晕厥合并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处理,既包括了治疗导致晕厥的直接原因,也包括与预后相关的长期治疗策略。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引起晕厥的常见原因,因此快速准确地识别心律失常的类别和原因,对于诊断和评估预后具有深远意义。

缓慢性心律失常

建议:存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双腔起搏器可有效地防治晕厥。在排除了其他原因的慢性双束支阻滞导致晕厥的患者应植入永久起搏器。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

建议1:存在SVT和晕厥的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常有心慌、头晕症状,但晕厥并不常见。当晕厥患者诉有心悸、头晕等前驱症状时,室性心动过速比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更大。心脏电生理检查对于区分晕厥等前述症状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心悸可见于迷走神经性晕厥之前的窦性心动过速,所以并非所有的心悸都源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建议2:房颤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在不存在预激综合征情况下,房颤引起的快速心室反应导致晕厥并不常见。慢性房颤患者应控制心室率或通过恰当治疗维持窦性心律(尤其在高选择的病人)。

室性心律失常(VT)建议

建议:室性心律失常性晕厥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不论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单形性或多形性)的患者,均可出现晕厥。室性心律失常引起晕厥的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快室率、室率的快速变化、房室传导失协调、心室非同步、自律性的变化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时的体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晕厥复发的危险性和长期预后取决于心脏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晕厥且怀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ICD植入的适应证是基于记录到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发展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危险的大小。

器质性心脏病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

建议:存在缺血性心肌病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晕厥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或非缺血性心肌病而引起的晕厥的评估包含诊断和预后两方面。对于晕厥的治疗,主要是对特定的病因治疗,基础心肌病的治疗可以影响远期预后。晕厥患者在行心脏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出现起源不明、但有临床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推荐植入ICD。对于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明显左室功能障碍的晕厥患者,推荐植入ICD。

瓣膜性心脏病

建议:瓣膜性心脏病相关的晕厥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在劳力时可能出现晕厥。对于已排除其他原因,确定为主动脉瓣狭窄引起晕厥的患者,推荐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肥厚性心肌病

建议:肥厚性心肌病(HCM)相关的晕厥的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不明原因的晕厥,是心源性猝死和ICD治疗性放电的独立预测因子。对于HCM患者,只要出现了1次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晕厥,推荐ICD植入。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

建议1: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已记录到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晕厥患者,推荐植入ICD(I,B-NR)。

建议2:ARVC患者,若出现了可疑的心律失常性晕厥,也可以植入ICD(IIa,B-NR)。

结节性心肌病

建议1:结节性心肌病患者,若出现晕厥或自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推荐植入ICD(I,B-NR)。

建议2:结节性心肌病合并传导异常和晕厥患者推荐按照相关指南处理和治疗(I,C-EO)。

结节性心肌病合并传导异常的患者相比于特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通常预后更差。免疫抑制剂可短暂地恢复房室传导,但不能预测是否恢复。因此,无论房室阻滞是否恢复,起搏器植入是合理的。

建议3:结节性心肌病患者,尤其是左室功能下降或具有起搏器植入指证的患者,若出现可疑的心律失常性晕厥,推荐植入ICD(IIa,B-NR)。

建议4:结节性心肌病患者,若出现了可疑的心律失常性晕厥,应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IIa,B-RN)。

遗传性心律失常

Brugada综合征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猝死风险增高的遗传性疾病,其I型心电图表现为V1和V2中有≥1个右胸导联的ST段抬高≥2mm,可以自发出现或静脉使用了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出现。亚洲的发生率为0.01%~1%,高于北美或西欧,且以男性为主。

建议1:心电图有Brugada波,晕厥的原因可疑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应植入ICD(IIa,B-NR)。

建议2:Brugada波心电图改变,晕厥的原因可疑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有创性EPS(IIb,B-NR)。

建议3:Brugada波心电图改变,晕厥为迷走反射机制所介导,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不推荐植入ICD(III,B-NR)。

短QT综合征

短Q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心悸、晕厥、心脏猝死风险增高、QTc≤ms。对于其预后,尤其是在缺乏记录到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目前的数据非常有限。有创性EPS发现大部分患者易诱发出室颤,但其临床意义仍不清楚。奎尼丁可能部分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但是,目前仍缺乏数据,不能做任何推荐。

建议:短QT心电图改变,晕厥的原因可疑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ICD(IIb,C-EO)。

长QT综合征

长QT综合征(LQTS)诊断:排除了继发性原因,QTc≥ms或LQTS危险积分≥3.5或携带LQTS病理性基因突变。晕厥患者QTc≥~ms同样可以诊断为LQTS。LQTS有几种基因型,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各不一样。考虑到晕厥往往是LQTS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后果,早期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复发非常重要,而复发有可能表现为心脏停搏或SCD,在儿科患者中尤其如此。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可能存在VVS和心律失常性晕厥的显著重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6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