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院士高徒系列糖尿病友当心ldquo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3-4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案例:63岁老李患糖尿病快10年了,平时血糖控制得很“马虎”,血糖偶尔高一点也没太在意。上周六,老李和几个朋友酒过三巡后,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大汗淋漓。医院,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凶险。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这次“历险”让老李心有余悸。每年体检心脏没出过大问题,为啥突然心梗了呢?医院/医院王改仙主任表示:临床上不少像老李这样的糖尿病患者,起初以为仅仅是突发心脏病,到医院就诊后才了解,其实“病根”是在糖尿病。

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并发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有可能会面临失明、下肢坏疽、心梗、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其中最致命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心血管病变,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此类并发症。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经常相伴相行,所以有医生给糖尿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起了个名字叫“糖心病”。60%~70%的心脏病患者都有糖尿病,80%的糖友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简称“糖心病”)是指糖尿病病人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包括:

①心脏大血管病变所致的冠心病;

②心脏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心肌病;

③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致的心律紊乱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等。

现将其临床特点分述如下:

“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冠心病是“糖心病”的最常见类型,大约占80%。

1、发病年龄早、患病率高:据统计,糖尿病人患冠心病的年龄较非糖尿病人提前5年,糖尿病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2~4倍。

2、症状不典型,无痛性心梗较多见:许多糖尿病友尽管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很严重,但病人往往没有自觉症状或仅仅表现为头晕、乏力,即便发生急性心梗,也没有明显的心前区疼痛,而常常是以心衰,休克、心律失常作为突出表现,因此,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病人感觉神经受损有关。

3、病变程度重、预后差:糖尿病人冠心病往往是多支、多节段冠状动脉受累,血管狭窄程度较高,溶栓效果较差,治疗难度大,病情进展快,心梗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远比非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要差。

4、容易发生猝死:在受到感染、手术、麻醉等应激因素刺激时,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心肌病属于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早期病人在静息状态无明显症状,劳累后可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晚期病人自觉症状及心功能不全进一步加剧,表现为严重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检查正常或有非特异的ST-T改变,超声心电图显示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这点有别于冠心病)。心内膜活检可见特征性微血管病变和(或)间质病变。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

1、静息时心动过速和固定心率:在病情早期,主要是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受损,使得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增强,患者可表现为休息状态下心率过快,往往超过90次/分,甚至高达次/分;而到了病情晚期,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均受到损害,心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这时往往表现为心率相对固定。因此,透过患者心率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的植物神经病变。

2、体位性低血压:我们知道,正常人体位变化时,人体可通过提高血管紧张度和心排出量而使血压维持正常。而糖尿病人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受损,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血管张力,当患者由卧位突然起立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大汗、站立不稳甚至晕厥。

3、无痛性心梗:由于心脏感觉神经病变,使得糖尿病人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无疼痛或疼痛很轻微,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甚至猝死。由于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危险性反而更大。

糖尿病心脏病应该如何防治呢?

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即应着手防治心脏病变,增强保护心脏的意识。稳定控制血糖是防治各种糖尿病心脏病的基础,同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肥胖等各种危险因素,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不酗酒、少吃、多动、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情况,完善心电图、胸部X线片、心脏彩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必要时行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若出现明显心律不齐、血压降低、恶心、呕吐、疲乏和其他不能解释的症状和体征,医院进行规范化诊疗。

加强血糖控制能显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糖尿病患者防治并发症的第一步就是严格控制血糖。研究显示,加强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减少42%,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4%。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也应控制在7.0mmol/L以下。

加强血压控制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高血压会加快加重动脉硬化的形成,还会导致身体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收缩压(低压)每降低6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可降低18%,冠心病风险降低14%。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降低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

超重与肥胖常伴有血糖、血脂、血压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还会导致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超重的患者体重每降低10千克,死亡风险可降低20%~25%,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可降低10/20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降低30%~50%。糖尿病患者应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kg/m2以下,同时男性腰围控制在90cm以下,女性腰围控制在85cm以下。

院士高徒——王改仙

主任中医师,全国、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省人才工程人选,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名中医;省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专委会常务委员,市中医药学会心脑血管、糖尿病专委会常务委员。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脑血管病、眩晕等,尤其运用中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方面疗效确切。

医院/医院

河北省糖尿病中医诊疗中心

医院、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医院

国家级、省、市医院

世界中联会糖尿病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

国家临床糖尿病研究基地联盟单位

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内分泌专科联盟、肿瘤专科联盟、肾病专科联盟单位

国家名医名方重点研究室颈椎专病医联体单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疼痛专科医联体单位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

省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肾病科、眼科

省级重点专科——康复科(针灸推拿理疗)

市级重点专科——体检科、妇科、儿科、口腔科、肿瘤科、皮肤科、生殖医学科、治未病科(体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

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河北省中医肾病研究室——拥有先进的血液透析、直肠透析设备

医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国科协创新驱动联盟中医药健康产业常务理事单位

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6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