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甲亢性心脏病合并肝功不良而无法口服抗甲状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7-7-27

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全心衰又无法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该如何治疗?今日分享一则病例并附上病例剖析,一起实战。

现病史与既往史

患者男,45岁,1月前活动后气短,平卧困难,伴怕热出汗、脾气暴躁、尿少,医院诊断「甲亢性心脏病」,因肝功异常不能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既往「心脏间歇」病史10年,「低钾」病史5年,「甲亢」病史2年,一直口服「他巴唑」治疗,目前已经停药4天。

查体与辅助检查

BP/7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消瘦体型,无突眼,两侧甲状腺III度肿大,双侧颈静脉怒张,两下肺少量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次/分,房颤律,心音强弱不等,腹部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双手震颤阳性。

甲功:显著升高,TPO-Ab升高.8IU/ml,TG-Ab升高.0IU/ml,TR-Ab升高25.47IU/l;

肝功异常:总胆红素升高35.6u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20.6umol/l,转肽酶升高83U/L;

血脂:总胆固醇降低1.56mmol/l,高密度脂蛋白降低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降低0.76mmol/l。血细胞分析正常。

心电图: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中度ST段压低,电轴左偏。心脏彩超:全心扩大,主肺动脉内径增宽,三尖瓣中度返流,二尖瓣少-中量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3%)。

甲状腺彩超:双侧甲状腺增大,可见火海征,符合甲亢超声表现。骨密度测定:低骨量。

诊断与治疗

诊断: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心脏病;全心衰;心功能IV级;胆汁淤积。

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同时给予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减慢心率,保肝等治疗。

随诊:2月后患者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缓解。复查甲功:较前明显好转,各值下降约1/2,继续口服康忻2.5mgQd,甲巯咪唑(赛治)15mgQd。

4月后甲功提示:甲减,停服赛治,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经调整药量,甲功恢复正常水平。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率66次/分。肝功恢复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病例剖析

甲亢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目前还未达成共识,有专家认为该病诊断标准如下:

1.根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甲亢;

2.有下列1项或1项以上心脏异常:①明显心律失常(阵发性或持续房颤,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束支传导阻滞等);②心脏增大(一侧或双侧);③心力衰竭(右心衰或全心衰);④患甲亢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绞痛。

3.甲亢痊愈后或完全缓解后,上述心脏异常消失(个别心电图遗留某项陈旧异常)。

治疗解析

本病例甲亢并发甲亢性心脏病,全心衰,肝功能受损,需要尽快根治甲亢,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可行性不大,疗效不肯定,所以本病例是放射性碘治疗的适应证,且应该加大放射性碘的剂量,以求一次治愈。

故给予患者服用了I12.1mCi,每克甲状腺给予I的剂量为uCi。即便是发生甲减,用优甲乐替代治疗也是简单和安全的。

放射性碘治疗对甲亢的缓解率最高,达50%-80%,总有效率可达95%,而且安全方便。其主要缺点是甲减发生率高,治疗后第一年为20%,5年为30%,10年为40%-70%。

本文作者:白雪,解放军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张开平;题图:shutterstock.







































中科医院专家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