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专业治疗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ECG诊断新标准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7-10-7

近期发表在《Europace》的一项研究表明,右胸导联S波末段的长度和面积,对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诊断有帮助,适合用于计算机自动分析。此外,双极胸导联(CF导联)在诊断上优于单极胸导联。

ARVC的心电图诊断主要是基于QRS波群及ST-T段的改变,包括Epsilon波、右胸导联(V1,V2,V3)T波倒置等。该研究分析了新的QRS波群定量参数以及CF导联的价值,旨在改良ARVC的心电图诊断。

研究纳入了44位ARVC患者及44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对照组A),还另有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对照组B)。为分析基因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研究还纳入了36位ARVC一级亲属,均是伴有PKP2基因突变ARVC患者的亲属,其中15位携带有突变基因,其余21位未携带有突变基因,他们均达不到ARVC诊断标准。研究人员对ARVC患者、对照组A、对照组B及ARVC患者亲属的12导联心电图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如上图所示,右胸导联(V1-V3)S波末段的长度和面积,由计算机自动测算。T波倒置分别在V1-V6导联和CF1-CF6导联上测定。

如上图所示,ARVC患者右胸导联S波末段的长度和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A,而时长却明显长于对照组A。

在ARVC患者亲属中,携带有突变基因的人群V2-V3导联QRS波群长度,短于未携带有突变基因的人群,且V2导联QRS面积也小于后者。

如上图所示,CF导联在诊断T波倒置上优于单极胸导联。

V1导联S波末段时长48ms或CF导联显著的T波倒置,诊断ARVC的敏感性为90%,而特异性为86%。

综上,右胸导联S波末段的长度和面积以及CF导联的应用,可以增加ARVC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徐巍巍┆美编柴明霞┆制版郭文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