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2017美国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和心源性猝死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8-2-6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制定了AHA/ACC/HRS室性心律失常(VA)管理和心源性猝死(SCD)预防指南,全文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ACC)、《心律》(HeartRhythm)。以下是对该指南要点的总结。

一、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

指南推荐,确诊或疑似VA的患者出现晕厥时,应住院接受相关评估、监测及管理(I/B)。

1.无创评估

(1)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试验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在心动过速期间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I/B)。

◆对于运动诱发VA症状、疑似缺血性心脏病或儿茶酚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运动诱发的VA(I/B)。

◆对于疑似或确诊VA的患者,应在窦性心律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识别心脏疾病(I/B)。

(2)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评估心悸、先兆晕厥及晕厥等症状是否由VA引起(I/B)。

(3)植入式心脏监测仪

◆对于偶尔发生的怀疑与VA相关的症状,如晕厥,推荐使用植入式心脏监测仪(IIa/B)。

(4)无创影像

◆所有已知或怀疑VA、心脏骤停(SCA)与结构性心脏病风险相关的患者,推荐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I/B)。

◆怀疑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VA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助于鉴别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IIa/C)。

(5)生物标记物

◆对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评估常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检测利钠肽(BNP或NT-proBNP),有助于预测SCD或SCA风险(IIa/B)。

(6)基因检测

◆推荐患者及家属接受基因检测,以便对SCD或SCA风险进行危险分层(I/C)。

2.有创评估

(1)有创心脏影像:心脏导管或CT血管造影

◆患者在不明原因的心脏骤停恢复后,进行CT或有创的血管造影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并指导心肌血运重建决策(I/C)。

(2)电生理检查

◆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肌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患者,若出现晕厥或其他VA症状但不符合ICD一级预防的指征,可进行电生理检查以评估持续性室速风险(IIa/B)。

◆符合ICD置入指征的患者,不推荐仅为危险分层而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III/B)。

◆长QT综合征、儿茶酚胺多形性室速、短QT综合征或早复极综合征型VA患者,不推荐通过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分层(III/B)。

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及预防

◆HFrEF(LVEF≤40%)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以降低SCD风险和全因死亡率(I/A)。

◆发生过SCA的持续性VA患者,应进行缺血性心脏病评估,并酌情进行血运重建(I/B)。

◆对于怀疑冠脉起源异常引发SCA的患者,推荐进行修复或血运重建(I/C)。

◆药物治疗无效、欲行导管消融的单形性室速患者,外科消融术或许是合理的(IIb/C)。

三、特殊VA的急性管理

◆根据目前的证据,应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I/A)。

◆对于最大能量电击后VA持续存在或复发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进一步除颤后应静脉注射胺碘酮以获得稳定心律(I/A)。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A患者应行直流电复律(I/A)。

◆多形性VA或伴STEMI的室颤(VF)患者,血管造影后推荐行紧急血运重建(I/B)。

◆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若无法确诊,应假定其患有室性心动过速(VT)(I/C)。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患者,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有助于终止VT(IIa/A)。

◆VF或多形性VT引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若CPR、除颤及血管加压疗法无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许有益(IIa/B)。

◆心肌缺血导致的多形性VT患者,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是有益的(IIa/B)。

◆近期发生心梗的VT/VF患者,若直流电复律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VT/VF风暴)后仍反复发作,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是有益的(IIa/B)。

◆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CPR期间给予肾上腺素(每3~5分钟1mg)或许是合理的(IIb/A)。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患者,若想终止VT,或许可以考虑静脉输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IIb/B)。

◆对心脏骤停患者,与标准剂量相比,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素(1mg)并无获益(III/A)。

◆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无关的顽固性VF,静脉注射镁制剂无获益(III/A)。

◆对于疑似AMI的患者,为预防VT,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或高剂量胺碘酮可能有害(III/B)。

◆对于起源不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可能有害(III/C)。

四.合并缺血性心脏病

1.SCD二级预防◆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因室速/室颤(VT/VF)导致SCA或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或存在非可逆原因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VT时,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B)。◆发生不明原因晕厥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可诱发的单形性室速的情况下,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B)。2.SCD一级预防◆对于心梗后至少40天且血运重建后至少90天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衰、NYHAII~III级、LVEF≤35%时,尽管有基于指南指导的管理和治疗,如果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A)。◆对于心梗后至少40天且血运重建后至少90天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心衰、NYHAI级、LVEF≤30%时,尽管有基于指南指导的管理和治疗,如果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A)。◆既往心梗引发非持续性室速(NSVT)、LVEF≤40%、存在可诱发的持续性VT或VF时,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B)。◆NYHAIV级的非住院患者欲行心脏移植或左室辅助装置(LVAD)时,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置入ICD是合理的(IIa/B)。◆NYHAIV级、药物治疗无效的心衰患者,在不采取心脏移植、LVA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情况下,不推荐置入ICD(III/C)。3.复发性VA的治疗与预防◆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复发性VA患者,尽管采用最佳程控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仍有明显症状或ICD电击,使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对控制VA复发是有用的(I/B-R)。◆对于既往心肌梗死、有复发性症状性持续性VT患者,或者表现为VT或VF电风暴的患者,若治疗失败、不能耐受胺碘酮(证据级别B-R)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证据级别B-NR),推荐导管消融(I)。

五、合并非缺血性心脏病(NICM)

◆对于有心肌浸润过程的疑似NICM患者,进行钆剂延迟增强MRI有助于诊断病情(I/B)。◆疑似NICM的患者进行钆剂延迟增强MRI,有助于评估SCA/SCD风险(IIa/B)。◆年龄<40岁、发生传导性疾病或左室功能障碍的NICM患者,或NICM/SCD患者一级亲属,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是合理的(IIa/C)。

六、合并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如果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先证者因突变致病,对于其一级亲属,推荐进行临床筛查、遗传咨询及基因检测(I/B)。◆疑似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及VA或心电图异常患者,进行心脏MRI有助于诊断疾病并进行危险分层(I/B)。◆SCD风险呈升高迹象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B)。◆合并VA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I/B)。◆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I/B)。◆确诊或疑似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疾病并进行基因靶向筛选(IIa/B)。◆怀疑VA引起晕厥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置入ICD(IIa/B)。◆临床表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非VA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有益的(IIa/B)。◆合并复发性、症状性、持续性VT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若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不耐受,联合心内膜/心外膜入路的导管消融可能是有益的(IIa/B)。◆疑似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患者,信号平均心电图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及危险分层(IIa/B)。◆无症状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或许可以考虑进行电生理检查以便于危险分层(IIb/B)。

七.合并肥厚型心肌病(HCM)

◆对于HCM患者,初始评估时应进行危险分层,并在后期定期评估(I/B)。◆既往因VT/VF导致SCA,或合并自发性持续性VT导致晕厥,或遭遇血流动力阻碍的HCM患者,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建议置入ICD(I/B)。◆HCM患者的一级亲属应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I/B)。◆因已知致病突变引起HCM的患者,推荐其一级亲属进行遗传咨询和特定突变基因检测(I/B)。◆疑似或确诊HCM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是合理的(IIa/B)。◆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HCM患者,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则置入ICD是合理的:最大左室壁厚度≥30mm(证据级别B)、HCM引起至少一位一级亲属发生SCD(证据级别C)、既往6个月以内发生不止一次不明原因的晕厥(证据级别C)(IIa)。◆HCM患者若合并自发性NSVT(证据级别C)或运动引发血压异常(证据级别B),或存在其他SCD风险,在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的情况下,置入ICD是合理的(IIa)。◆HCM患者若合并自发性NSVT(证据级别B)或运动引发血压异常(证据级别B),但不存在其他SCD风险,可考虑置入ICD,但疗效不确定(IIb)。◆有持续性VT或VF病史的HVM患者,当ICD不可行或不适合患者时,可考虑使用胺碘酮(IIb/C)。◆HCM患者不应为了危险分层而接受有创的电生理检查及程序性心电刺激(III/B)。◆在不存在SCD危险因素的情况下,确定携带HCM基因型的患者,不应置入ICD(III/B)。

八、合并心肌炎

◆疑似或确诊心肌炎、存在威胁生命的VF或VT的住院患者,推荐转诊至具备机械血流动力学支持及先进的心律失常治疗中心(I/C)。◆巨细胞性心肌炎伴VF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VT患者,尽管有基于指南指导的管理和治疗,若患者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或许可以考虑ICD和/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IIb/C)。

九、合并心衰

◆HFrEF患者正在等待心脏移植,否则不符合ICD置入指征(如NYHAIV级和/或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并且计划出院回家者,置入ICD是合理的(IIa/B)。◆使用LVAD的持续性VA患者,置入ICD是有益的(IIa/C)。◆对于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存在严重移植血管病变合并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若有意义的预期寿命超过1年,置入ICD或许是合理的(IIb/B)。

来源:心在线

北京远大康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医疗事业的国际化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公司是中国第一个以专科疾病医疗领域为主体,为临床医生提供远程教育、手术示教、远程医疗、国际医疗四大业务体系互动平台的运营商。

北京远大康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金泰国际大厦

客服-(9:00~17:00)

赞赏

长按







































湖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ff/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