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CTCC汇通长三角,同心共发展长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3-27

编者按:

年,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合作机制建设”,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领域合作迈出新步伐。年8月23日举行的第一届“儒道心学”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上,长三角心血管联盟正式启动,旨在达到长三角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同质化、品牌化、国际化、规范化管理,形成区域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助力全民健康蓝图。

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在致辞中指出,长三角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均走在我国前列,融合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成为全国医疗同质化发展的“领头兵”,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稳步推进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长三角心血管联盟的成立将以科学问题为抓手,以学科进展为导向,最终取得心血管领域的标志性成果。长三角地区六省一市地理位置相近、战略目标一致,可以称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不同地区间的紧密合作,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共同探索区域医疗同质化协调发展之路。

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致辞

项美香:ESC心衰热点速递

浙江大医院项美香教授介绍,ESC的专家共识报告药物治疗部分指出,在2型糖尿病以及具有明确CV疾病或CV疾病高风险的患者中,可考虑使用卡格列净和达格列净,以预防或延缓心衰的发生和心衰住院;尚不能对已确诊的心衰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提出具体建议。经ACEI、β受体阻滞剂或MRA治疗后仍有症状的HFrEF门诊患者,推荐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ACEI,以进一步降低心衰住院和死亡风险。

李新立:限制性心肌病诊疗

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以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表现为限制性充盈障碍。医院李新立教授通过4例限制性疾病患者的病例分享,解读了限制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周京敏:心衰领域新进展

医院周京敏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心衰领域新进展。β受体阻滞剂与心率控制方面,β受体阻滞剂早期应用剂量上调存在实际临床问题,伊伐布雷定联合β受体阻滞剂能够优化易损期心衰治疗,长期应用伊伐布雷定可显著降低我国心衰患者死亡及再住院风险。ARNI与ACEI方面,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依那普利相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利尿作用更强。ACC公布DECLARE研究显示新型降糖药物SGLT2i达格列净能够降低HFrEF心衰CV死亡率45%,心衰再住院36%,SGLT2i与心血管获益的探索还在路上。

严激:沙库巴曲缬沙坦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医院(医院)严激教授指出,在现有标准治疗下心衰死亡率仍居高不降,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药物,可同时抑制脑啡肽酶和AT1受体。TRANSITION研究、PIONEER-HF研究、PARAMOUNT研究等多项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延缓生活质量恶化。随着沙库巴曲缬沙坦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其循证证据不断累积、适应人群不断拓展、潜在多效性不断发现。

王涟:HFpEF相关研究

医院王涟教授介绍,HFpEF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占心衰患者的一半,预计到年,65%的住院HF患者的EF40%。HFpEF试验中的死亡率高于其他CV试验中观察到的死亡率,与其他CV试验相比,HFpEF试验中的HF住院率增加。HFpEF中传统与新兴病理生理模型是互补的。HFpEF的诊断依然面临很多挑战,HFpEF心衰的症状和体征通常是非特异性的,所以心衰和其他临床症状不易区分。在临床诊断中使用H2FPEF评分能够确定HFpEF的可能性,ESCHFA-PEFF评分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金玮:慢性心力衰竭的分级诊疗标准解读

上海交通大医院金玮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心衰管理面临三大挑战,难治疗、欠规范和缺管理。心衰分级诊疗首先应建立心衰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其次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然后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明确心衰分级诊疗与服务流程。《心衰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明确了心衰防治的功能定位和分级诊疗服务流程,提出心衰中心建设,为心衰中心发展指明方向。心衰中心建设将加速《心衰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实施与落地。

盛夏:NYHAⅡ级患者的治疗与管理

浙江大学医院盛夏教授指出,NYHAⅡ级患者症状较为“稳定”,然而“稳定”的NYHAⅡ级患者存在潜在的疾病进展。NYHAⅡ级患者的心脏猝死风险高,CV死亡风险高,其射血分数与Ⅲ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NYHAⅡ级心衰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降低SCD的风险,预防疾病进展和恶化症状。如果LVEF水平低,则需改善。在稳定用药的NYHAⅡ级患者中,死亡率和发病率仍然很高。研究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进一步降低NYHAⅡ级患者CV死亡或住院率,减少SCDs的数量。

黄宇理:心衰患者院内院外的全程管理

蚌医院黄宇理教授带来了关于心衰患者院内院外的全程管理的精彩报告。黄教授指出,我国心衰院内管理存在治疗方案千篇一律、金三角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心衰患者易损期的再住院率及死亡风险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ff/6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