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生活中的常见症状,很多人早晨起来照镜子,感觉自己“胖”了一圈,稍微活动活动又“瘦”回去了,这多半就是水肿在作怪!
正因为常见,很多人就不重视,但部分水肿却可能是疾病的信号。那么,究竟哪些水肿需要我们留心?又该怎样应对不同的水肿?
通过“肿”的部位
你能发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
↓↓↓
这些地方肿了要小心除了吃药、生活习惯引起的,当身体这些部分“肿”了的时候,你就该注意了。01
起床发现“肿眼泡”→查查肾早晨起床照镜子发现“肿眼泡”,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喝太多水,就要警惕肾脏是否出了问题。肾脏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是可能引起水肿的原因。肾性水肿多为凹陷性水肿,常见于颜面部和下肢,伴随小便量少、尿蛋白高。小提示:持续按压水肿处5~6秒,然后松开,如果在松开后10秒内未恢复原有状态,就是凹陷性浮肿了。02
面颊、四肢肿→查查内分泌
如果眼睑、面颊或四肢等处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等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其中,甲减性水肿较多见。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全身代谢速率减低,导致体内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即非凹陷性水肿。03
下肢肿→查查心脏
心源性水肿常出现下肢水肿,合并肾脏病时水肿可能会出现在眼睑、面部,多伴有呼吸困难、心慌、一活动就累、颈部静脉变粗等症状。检查心脏可发现有器质性杂音和心脏扩大等病理性改变。
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者多见。心肌病、心肾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04
下肢肿并向上蔓延→查查肝
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会导致肝脏合成血浆蛋白的能力降低;从而引发下肢可凹性水肿和腹水,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05
先消瘦再水肿→当心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常从脚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长期腹泻、进食少、消化功能减退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往往会缺乏营养,长时间“入不敷出”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想“消肿”,试试这些方法出现水肿后,首先应排除是不是疾病引起的。如果不是疾病原因,可以试试这些“消肿方”。
吃“消肿”食物
对付久坐久站、不运动引起的“肿”,可适度补充“高钾”“利尿”和“含碘”的食物。
高钾食物包括香菇、菠菜、西兰花、芹菜、香蕉、番茄、苹果等,促进钠的排出,帮助消除水肿;利尿食物包括冬瓜、黄瓜、西瓜、石榴、葡萄等;含碘食物包括海带、虾等,可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环。按按“消肿穴”
命门穴属督脉,具有舒利关节、利水消肿的作用。位置:腰部后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一个快速准确找到该穴位的简易方法是:以肚脐为基准,水平环绕腰部一周,与肚脐对应的后腰中点处即为命门。对命门穴进行点按,以每分钟不超过60次的频率,按摩10分钟左右,每日1~2次,以皮肤温热为宜。快走半小时
运动也是去水肿的好方式,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快走最为方便。但要注意,速度要比平时走路快,并且在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锻炼目的。有定期运动习惯的人,运动后的拉伸尤为重要,可以缓解久坐导致的关节血液循环不畅。另外,如果当天走了特别久的路,如逛街、远足后,晚上再泡泡澡,消肿效果更好。无论您是痛经、少经、闭经、还是崩漏等,无论您是失眠、长斑、脱发、手脚冰凉;无论您是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问题都可加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