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临床思维与决策之肥厚型心肌病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2-5-30
北京荨麻疹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医院超声科

01

题干

●患者,男,36岁,因“气急、乏力一月余,加重2天”就诊。

●患者平素体健,近一个月来出现气急、乏力,偶感胸闷不适。患者未重视,未诊治。近2天来上述症状加重,遂至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T:36.8℃,P:80次/min,R:19次/min,BP:/80mmHg。精神可,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分,律齐,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家族史:父亲已故,死因不详,母亲健在。有2哥哥,二哥因“心脏病”去世,病因不详,余均健在。否认二系三代家族性遗传病史、传染病史、精神病、肿瘤病史及类似疾病史。

●辅助检查:

心动图: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II、aVF、V2-V6导联ST-T段异常,轻度QT间期延长。

胸部X线:两肺纹理略重,心影大,左心缘圆隆。

01

超声图片

01

答题及答案

1.核对一般项目(5分)

(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检查日期。(各0.5分,

共2.5分)

(2)识别本例图片所示检查部位或脏器。(1分)

(3)识别本例图片所示探头扫查位置(1分)

(4)基本分。(0.5分)

2.征象描述(20分)

(1)疾病定位(5分)

(2)声像图上的表现特点(15分)

二维、M型:左房增大,余房室大小正常,左室壁增厚,以室间隔明显,室间隔收缩期凸向左室流出道,致左室流出道变窄。左室流出道可见SAM现象。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节段性运动异常。各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CDFI、PW:收缩期左室流出道流速明显增快,Vmax=4.1m/s,PG=67mmHg。收缩期主动脉瓣上流速Vmax=3.0m/s,PG=36mmHg。收缩期二尖瓣房侧可见少量返流信号,余瓣区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左室收缩功能测定:EF:71%;FS:40%。

3.征象分析(20分)

(1)分析征象逻辑性强。(5分)

(2)思维严谨,语言精炼。(5分)

(3)概括了病灶回声和结构特点。(10分)

患者,男,36岁。气急、乏力一月余,加重2天。听诊: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心动图: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大,ST-T段异常。胸部X线:两肺纹理略重,心影大,左心缘圆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室壁增厚,以室间隔明显,室间隔收缩期凸向左室流出道,致左室流出道变窄。左室流出道可见SAM现象。根据临床表现、心脏的形态、左室壁心肌的厚度,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等排除其他心脏疾病,考虑肥厚型心肌病可能。

4.报告描述(5分)

(1)(表达)概括点简要明确。(3分)

(2)思路清晰。(1分)

(3)无用词错误。(1分)

二维、M型:左房增大,余房室大小正常,左室壁增厚,以室间隔明显,室间隔收缩期凸向左室流出道,致左室流出道变窄。左室流出道可见SAM现象。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节段性运动异常。各腔内未见异常回声。

CDFI、PW:收缩期左室流出道流速明显增快,Vmax=4.1m/s,PG=67mmHg。收缩期主动脉瓣上流速Vmax=3.0m/s,PG=36mmHg。收缩期二尖瓣房侧可见少量返流信号,余瓣区未见明显返流信号。

左室收缩功能测定:EF:71%;FS:40%。

5.诊断(15分)

(1)定性诊断(5分)

(2)定位诊断(10分)

(一)左室壁增厚,以室间隔为著(左室流出道中度狭窄),考虑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能。

(二)左房增大。

(三)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

(四)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6.鉴别诊断(10分)

提出其中一项即可。

(1)高血压性心脏病: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厚度在1.5cm以内,无左室流出道狭窄。

(2)肌型主动脉瓣瓣下狭窄:主动脉瓣下方的室间隔局限性增厚,并突入左室流出道,突出部分比较固定,不随心脏舒缩改变。

7.资料补充(5分)

询问考生后由考生提出,如辅助检查治疗的补充。

(1)动态心电图监测:行24~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有助于判断心悸或晕厥的原因。

(2)心脏MR:钆对比剂延迟强化是识别心肌纤维化最有效的方法。

8.诊断建议(5分)

如其它影像学检查或明确诊断的方法(各2.5分)

基因诊断:部分HCM患者基因突变(2.5分)。

心内导管检查:疑诊HCM,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可行心内导管检查(1)需要与限制性心肌病或缩窄性心包炎鉴别(2)怀疑左室流出道梗阻,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之间存在差异(3)需行心内膜活检鉴别不同病因的心肌病(4)拟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前评估(2.5分)。

9.专业提问(10分)

(1)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多有家族倾向,症状可出现于病变的任何阶段,个体差异大,多在20~30岁出现症状,随年龄增长加重。主要有活动时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乏力、胸痛、头晕、晕厥,甚至猝死。

(2)肥厚型心肌病病理表现:

心肌细胞体积肥大,心肌排列紊乱,肌纤维变性、纤维化,出现“瘢痕”样组织,以室间隔部位的心肌细胞尤为明显,心内膜增厚。

(3)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

无症状的患者25%心电图正常,有症状的患者只有5%心电图正常,异常心动图常有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病理Q波、心律失常等。

(4)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化学消融、ICD治疗、基因监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8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