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专家 >> 正文 >> 正文

作业疗法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7-11-19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therapy,OT)是指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作业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患者与家庭、社会的纽带,医院回归社会的桥梁。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

提到作业疗法,不得不提到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小型方便的有线传感器感知患者上、下肢关节活动角度,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通过互动型模拟游戏进行上肢反馈认知的有效训练;同时结合多个无需充电,并具有阻力和恢复力的弹簧式训练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上、下肢多关节康复设备。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年龄、身高、身体情况、健康状况等)设置系统的参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最基本的参数有步幅,步频,治疗时间,痉挛灵敏度等。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使用两种独特的模式能为治疗师和病人反馈一定的治疗情况,由于不同的病人上下肢僵硬程度不一样,跟踪模式能为治疗师提供病人的僵硬曲线,治疗师可以此为依据,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康复训练系统的各项参数;评估模式是对病人训练前后僵硬度进行的评估,主要是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兴趣。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近几年被大量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功能恢复。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早期,受损患肢尚未具备负重步行的条件时,及早运用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运动练习,不但可以进行健侧运动,而且可以利用健侧带动患侧运动。一般的站立床只具有站立训练功能,而智能肢体反馈康复训练系统可让患者在站立训练的同时,高仿真地模拟人正常走路时下肢的运动。通过千万次标准化的重复动作,促进神经功能重塑,从而恢复患者的运动及运动控制能力。

适应症:应用于行走或移动功能不健全,下肢活动缺乏的患者。如:多样硬化症、风湿病、心肌病、关节炎、下肢关节畸形、帕金森症、下肢肿块、水肿、透析病人、肌肉萎缩等,且更偏重于脑卒中、脊髓损伤病人早期康复训练。

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的特点

肢体各个方向均可锻炼

训练前进行病人各个方向的ROM评估

自动传输病人的ROM到游戏设置。根据病人能力,自动调节敏感度。

日常生活活动的有效训练

认知评测和手眼协调训练

上下、左右及上下左右三大运动模式,结合多种游戏进行趣味性锻炼

随时间进行显示多种形式的活动报告,方便打印

训练任务、难易度均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随时进行活动度综合评估

复康之路是漫长及缓慢的,病人及其家属需要足够的耐心。虽然中风病人通过康复训练未必能够做到痊愈,但康复治疗师会尽力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再次融入社会,同时也应该选择既有趣又对患者的康复能起到效果的康复设备,实现让患者在游戏中、锻炼中康复,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康复。

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ID:rehabcanton

本稿由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采编,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欢迎您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