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数据表明,与男性患者相比,肥厚型心肌病(HCM)女性患者的年龄较大、出现的症状较多并且临床结局较差。然而,据我们所知,目前没有关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患者性别与结局相关性的大型研究。
该项研究旨在分析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男女患者的术前特征及总生存率。
这项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年1月至年4月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成年患者的临床数据。在年12月至年12月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成果和指标是生存率。
该项研究共纳入名成人;,名患者(55.0%)为男性。在手术时,女性的年龄较大,年龄中位数(IQR)为59.5岁(46.6-68.2),男性为52.9岁(42.9-62.7)(P.)。
女性起病时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III级或IV级更为常见(女性,[90.8%],男性,[84.8%];P.);生理性梗阻更严重,反映为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更高(女性,67.0[36.0-97.0]mmHg;男性,50.0[23.0-81.0]mmHg;P.)。
与男性比较,女性患者中或重度二尖瓣返流的可能性更大。女性右心室收缩压更高。
女性的未调整总生存率较低,中位数比男性短3.9年(中位[IQR]生存时间:女性,18.2[12.1-27.2]年;男性,22.1[15.1-32.5]年;P.)。然而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控制其他基线变量后,性别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并且不显著(风险比,0.98[95%CI,0.76-1.26];P=.86)。
在该模型的协变量中,手术时年龄大、体重指数大、NYHA分级高和术前存在糖尿病均与死亡率升高独立相关。在研究的较后期(年vs年)进行手术与死亡率降低相关。
在这个大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患者队列中,观察到女性和男性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年龄较大且症状较多。然而,在调整了重要的基线预后因素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的生存率没有性别差异。改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女性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并促进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手术转诊。
出处:
ZaharaMeghji.SurvivalDifferencesinWomenandMenAfterSeptalMyectomyforObstructive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JAMACardiology.27February.
翻译来源:梅斯医学(MedSc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zj/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