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34岁王子猝死死因居然是hellip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8-9

悲剧印证的往往都是现实和真理:疾病面前,谁都没有“免死金牌”,即使是腰缠万贯的殿下。

近几天一条重磅消息引发巨大波澜:超白金“高富帅”迪拜大王子猝死身亡!

身价颜值俱高的迪拜王子一直远离政治纠葛,唯独爱好体育,曾在亚运会马术比赛中大放异彩。种种迹象表明,他都会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拉希德传奇”。然而美好想象竟在34岁的当打之年戛然而止!错愕,唏嘘,无奈……

通过王子猝死这件令人惋惜的事,今天就谈谈这害人不浅的“猝死”

真的!健康人也会“猝死”!

首先大家看一个数据: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

以心梗为例,很多人都将其归类于“老年病”,其实不然。随着年轻人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逐步向年轻人侵袭。同时,生活压力增大、缺乏运动、抽烟、平时饮食不规律而周末胡吃海塞,也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埋下冠心病甚至心梗的伏笔。即便身强体壮如迪拜王子者,也难逃“一猝毙命”。

年轻人突发心梗时,往往没有任何征兆。

因为年轻人冠状动脉病变一般较轻,冠脉狭窄也不是特别严重,心肌的缺血预适应相对薄弱。正因如此,不稳定的软斑块反而比较多,极易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

许多心脏专家也都认为缺乏心肌的缺血预适应,是导致年轻人心梗预后更为凶险的关键所在。

难道猝死真的没有预警?

心梗总是不请自来吗?根据我们临床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心梗都有一些诱因和可以“预警”的先兆,发生先兆的时间一般为发病前1-2天甚至更早。

常见的诱因:情绪变化、持续高度精神紧张,暴饮暴食、持续剧烈活动、长时间熬夜、极度劳累等;

心梗先兆:约三分之一以上在急性发作前,原有心绞痛发作突然转为频繁或程度加重,或原无心绞痛者出现心绞痛症状;

主要症状:疼痛,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亦可表现为休息时或较轻活动时发生胸部不适、胸闷、气短、心慌等;

常发作的部位是:以左前胸区、胸部正中后面,部分人可出现在咽喉处,牙、双下颌,可向左上肢向射;

疼痛的性质:多为压榨样闷痛,程度难以忍受。且在半小时以上,虽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及速效救心丸亦不能缓解;

伴随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无力、大汗等;严重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总结来看可以归纳以下几条:1、夜间或休息时胸痛;2、心绞痛症状加重;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4、突然的心慌、憋闷;5、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6、其他严重情况,如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晕厥等)

猝死会遗传吗?!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心源性猝死发生者的“一级亲属”发生猝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特别是单基因突变导致的心源性猝死遗传比率极高!

目前,基因突变至少造成我国1,万人患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包括遗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心室病、左室致密化不全等),遗传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症、恶化性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长、短QT间期综合症、家族性心房、心室颤动等),遗传性大血管疾病(马凡氏综合症、家族性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

调查显示,在例心脏性猝死中,由遗传性心肌病和遗传性心律失常引发的占到20例左右,且大多发生在45岁以下的青壮年。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我们已经能够证实心梗、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等患者猝死风险高,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猝死风险明显升高。

十年前人们还不知基因检测为何物,而现在基因诊断已经应用于临床。早期基因测序,可有效防治某些疾病的发生,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推动医疗进步,精准医学的曙光已经出现。

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例如:肥厚性心肌病从症状上很容易与冠心病混淆,但冠心病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原则有所不同:冠心病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来缓解心绞痛,但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服用硝酸甘油可能会加重狭窄。所以患者切勿自行治疗,医院看医生。

●记住一点: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过猝死的,医院接受筛查!

李亮

副主任医师

河医院心内三科

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五全天(心内三科门诊)

擅长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力衰竭/心脏病

欢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7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