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专业治疗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GWICC殷跃辉AC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2-21

 GW-ICC

中国北京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引起晕厥的病因很多,其中不明原因的晕厥占比最高,这给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严重影响着晕厥患者的预后。年10月12日,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上,来自重庆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殷跃辉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ACC/AHA/HRS晕厥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的精彩解读。

晕厥的定义

最新指南将晕厥定义为:一种症状,表现为突然的、短暂的、完全的意识丧失,与不能维持姿势性张力相关,可快速、自行恢复。晕厥假定的机制是脑灌注不足,不应该有其他非晕厥原因意识丧失的临床特征,例如痫性发作、既往头部创伤或表现意识丧失。此外,本次指南还对意识丧失、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前、不明原因的晕厥以及非心源性晕厥等相关术语进行了修订。

据报道,晕厥发生率可达41%,复发率达13.5%。在晕厥患者中,反射性晕厥最为常见,占21%;其次为心源性晕厥,占9%;不明原因晕厥占37%。不明原因的晕厥常常给临床医师的诊断带来困扰。

晕厥的初步评估

当患者短暂意识丧失,若怀疑是晕厥,应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以确定病因;若不是晕厥,则按临床提示进行评估。心源性晕厥相关的临床表现如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已知的缺血性心脏病、结构性心脏病、既往心律失常或心室功能下降;晕厥发作次数少(1次或2次);短暂的前驱症状或无前驱症状突发意识丧失;运动中发生晕厥;仰卧位发生晕厥;心脏检查结果异常或存在已知的先天性心脏病;有遗传性疾病或早发心源性猝死家族史。非心源性晕厥的相关临床表现为:患者较年轻;无心脏病史;晕厥仅发生在站立位;存在前驱症状(恶心、呕吐、发热感);存在特定诱因(脱水、疼痛、痛苦刺激、医疗操作);频繁发作,有长期晕厥发作的病史且临床特征相似。

晕厥的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对于初始评估不明确的晕厥,应进一步评估和诊断。指南指出,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进行针对性的血液检查是合理的,对怀疑心源性晕厥患者应进行BNP及高敏肌钙蛋白检查。如果怀疑是结构性心脏病,经胸超声心动图可能有助于某些晕厥患者的诊断,CT和MRI对某些患者也可能有用。除非在病史、体检或心电图等初始评估的基础上,怀疑晕厥由心脏疾病引起,否则常规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无助于晕厥患者的评估。

对于劳力性晕厥或先兆晕厥,指南首次对运动试验的价值做了较全面的阐述,认为运动负荷试验在某些患者中有助于明确晕厥的病因。为了诱发症状或评价劳力时血流动力学反应(如低血压)而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必须非常小心,应在有高级生命支持的条件下进行。对于怀疑心律失常性晕厥的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指南给出Ⅱa级推荐;对于心电图正常、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晕厥患者,不推荐采用心脏电生理检查来评估晕厥,除非考虑晕厥由心律失常所致。

心血管病的治疗管理

晕厥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快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而现有的基础检查尚不能准确地阐述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根源。因此,正确地判断晕厥与心律失常的因果关系,是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难题。此外,潜在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动过速的监测,同样十分困难,需要进一步评估。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均推荐按照目前现有指南去处理。

缺血性心肌病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晕厥评估,包括诊断和预后两个方面。对于晕厥的治疗,主要是对特定病因的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但有临床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推荐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明显左室功能障碍的晕厥患者,推荐植入ICD。对于HCM患者,只要出现了一次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晕厥,就推荐植入ICD。对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已记录到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晕厥患者,推荐植入ICD。

对于心电图有Brugada波,晕厥的原因可疑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应植入ICD。指南推荐有短QT心电图改变、晕厥的原因可疑为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ICD。指南将短QT综合征的界值定为QTc≤ms。对于长QT综合征患者,指南推荐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β受体阻滞剂可以显著降低晕厥再发风险,以及致死性事件/几乎致死性事件风险。对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患者,指南首次推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然发生晕厥或室性心律失常者,可考虑使用维拉帕米,同时合并或不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总结

ACC/AHA/HRS晕厥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指明了方向。然而,晕厥是否为非致死性或致死性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还有待研究证实。殷医师指出,为更准确评估和诊断晕厥患者,需要研究制定风险评分,在特定的临床背景中预先定义终点事件,在短期和长期随访中前瞻性验证风险评分。在没有明确晕厥病因的患者中,需要研究来明确这类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以指导整体治疗。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