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专业治疗心肌病 >> 正文 >> 正文

专家建议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指导下6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1-11-27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目前,6min步行试验(6WMT)已被公认为是评估受试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6WMT受非心脏因素影响较多,在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指导下同步进行6MWT,实时、连续、精准、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综合进行静息评定和趋势变化分析,可更加精准地反映6MWT中心功能的变化,从而评定心功能、制订更加安全的运动处方。基于此,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脏康复发展专项基金邀请国内部分专家,经反复讨论,特制订本专家建议。本刊年第18卷第10期中刊登了该建议全文。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检查适应证

①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患者的评价;

②心血管疾病或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评价;

③呼吸系统疾病及疑似患者的评价;

④合并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价;

⑤药物疗效的评价;

⑥心肺手术或涉及心肺功能状况的外科手术术前风险评价;

⑦优化有心房和心室起搏器患者的房室间期;

⑧制订心肺康复的运动处方;

⑨功能障碍的评价。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检查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⑴3~5天内新发的急性心肌梗死

⑵不稳定型心绞痛

⑶尚未控制并可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律失常

⑷晕厥

⑸活动性心内膜炎

⑹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狭窄

⑺尚未控制的心力衰竭

⑻急性肺栓塞、肺梗死或低位血栓(动脉或静脉)形成

⑼疑似或确诊的主动脉夹层

⑽未控制的支气管哮喘

⑾肺水肿

⑿休息状态指尖血氧饱和度≤85%

⒀急性呼吸衰竭

⒁可能影响运动表现或因运动而加重的急性非心肺疾病(如感染、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毒症等)

⒂精神障碍导致无法配合协作者

相对禁忌证(慎重检查,根医院整体急救水平决定):

⑴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或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

⑵中度的心脏瓣膜狭窄性疾病

⑶血压控制不佳,休息状态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⑷快速心律失常或缓慢心律失常

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⑹肥厚型心肌病

⑺严重肺动脉高压

⑻妊娠晚期或复杂妊娠

⑼电解质紊乱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操作环境及硬件配备

                  

所需设备

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笔记本电脑、超长蓝牙、计时器(或秒表)、专用FS-50电极、棉签、酒精、磨砂膏、圈数计数器(可选)、一把可以沿步行路线灵活移动的椅子、放在剪贴板上的工作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氧气、血压计、急救药物、除颤器、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表。

操作环境

6MWT应该在室内进行,沿着一条封闭的、长而直的平台走廊进行,需要硬质地面。如果天气适宜,试验可以在室外进行。步行路线建议30m长,每3m处要有标记。折返处建议有锥形标志(如同橙色交通锥标);出发线为出发点,应该用明亮的颜色条带标于地面上。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准备工作

                  

患者的准备

服装宽松舒适,鞋子合适;携带患者日常步行辅助工具;继续患者平时的治疗方案;试验前饮食清淡;试验前2h内避免过度运动;测试前不做任何热身运动;在开始运动测试之前,患者应该休息至少10min。

医护的准备

抢救车放在就近合适位置,操作者熟悉心肺复苏,并在测试中快速对紧急事件做出反应;患者有胸痛、不耐受憋喘、步态不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操作者要及时停止测试;测试者要注意力集中,不要与他人聊天,避免数错患者的折返圈数;为减少误差,测试在各天的同一时间点进行;若患者在同一天测试两次,中间需要间隔至少半小时,在第二次试验前心率与指尖血氧饱和度必须恢复至基线水平。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操作程序

                  

1.提前休息10min,确定用药情况,排除禁忌证患者在试验前10min到达试验地点,核实患者是否具有试验禁忌证,确认患者穿着适宜的衣服和鞋。若无禁忌证则于准备试验所需工具试验的两端分别放一把椅子,让患者就座休息。

2.医学监测佩戴无创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填写处方笺的第一部分并标记在无创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软件上。患者站立并用Borg量表评价患者基线呼吸困难和疲劳情况。

3.引导解说(标准指导语)

①首先指导患者整个检查过程的注意事项,然后实施过程中要将圈数在软件中记录好。

②告知患者这个检查的目的是在6min内尽可能走得远一些,行走中的注意事项等。

4.开始测试

①将患者带领至起点处。测试过程中,操作者始终站在起点线附近。不要跟随患者一同行走。当患者开始出发时,开始计时。

②患者每次返回起点线时,在工作表中标记出折返次数,要让患者看到这些行动。动作可稍微夸张一些,并用平和的语调提示患者时间,不要用其他语言鼓励患者,避免做出暗示患者加快步行速度的肢体语言。

③计时6min时,对患者说:“停下!”走到患者处。如果患者显得很劳累,推上轮椅。在他们停止的位置做好标记,比如放置一个物体或画上标记。如果患者未能走满6min就止步不前,并且拒绝继续测试(或操作者认为其不宜再继续进行测试),将轮椅推至患者面前让其就座,终止步行,将其步行的距离、终止时间以及未能完成试验的原因记录在工作表上。

5.记录折返,必要提醒,结束记录

试验结束后,打好标记“停止和最后一圈的距离”,并向患者做出的努力表示祝贺,并给他一杯水。记录患者行走之前的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程度评分,并咨询患者健康状况,测定血氧饱和度、血压,并记录在软件中。记录下患者最后一个来回中走过的距离,计算患者走过的总路程,数值四舍五入,以“米(m)”为单位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到工作表上。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终止运动的指征

                  

①新出现或者加重的心绞痛;

②中枢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等;

③末梢低灌注情况,如发绀、苍白;

④疲乏、气促、喘息、腿痉挛或间歇性跛行;

⑤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可能导致运动心排出量异常的心律失常,如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⑥运动过程指尖血氧饱和度低于80%,若休息后血氧饱和度恢复85%以上可考虑重新恢复运动;

⑦运动试验者要求停止运动。

                                                      

6MWT结合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结果、判定与意义

                  

①计算6min最大步行距离预计值:

男性:7.57×身高(cm)-5.02×年龄-1.76×体重(kg)-(m);

女性:2.11×身高(cm)-5.78×年龄-2.29×体重(kg)+(m)。

②根据6MWT,进行心肺功能分级:1级m,2级~.9m,3级~.5m,4级m。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反的是,1级为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

③6MWT结果对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ents,METs)的预测:METs=(4.+0.×6MWD)/3.5。计算运动时能量消耗:METs×3.5×体重(kg)/=千卡(kilocalorie,Kcal)/分。

④运动会引起血流速度加快,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使舒张末期心室容积提高,同时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减少收缩末期心室容积,两者共同作用导致SV明显增加。6MWT属于亚极量运动,因此在低-中等强度范围内,SV应逐步增加,不应出现平台期,更不应出现SV下降。对于某些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可能达到储备心功能的极限而出现SV平台甚至SV下降。

⑤SV下降(拐点)的确定:在运动过程中,SV出现持续下降(时间大于1min),并排除心律失常的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能力差,临床多提示有心肌缺血或心功能失代偿。SV拐点标准为:观察运动期的SV趋势变化的拐点最明显处,然后查看斜率,以运动开始到拐点的线性回归斜率S1最大,且从拐点到运动结束的线性回归斜率S2趋于最小,既两个斜率的相交点处。

⑥心脏泵血功能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心率约75次/min,SV约70ml,CO约5L/min。进行剧烈运动时,心率可达~次/min,SV可达ml左右,CO可增至25~30L/min,是静息时的5~6倍。抬腿负荷试验阳性标准是SV较静息增量≥10%,提示容量反应正常,心脏储备功能可,处于Frank-Staring曲线的上升应答期,提示康复治疗可开始,在心排量监护下保证心率增加20~30次,心排量随负荷量上升。SV较静息增量10%为阴性,提示建议继续药物治疗或选择轻负荷量给予被动运动。在6MWT这种亚极量运动中,SV的增幅应为多少,目前还没有太多的依据。经专家委员会一致讨论,认为SV增幅低于20%~30%,提示心功能不全。

⑦临床指导:多数6MWT会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在两次试验完成后需要评估是否有显著临床改善,目前关于6MWT的变化使用哪种方式表达(绝对值、百分比、变化占预计值)对临床意义最大尚无定论。然而,6MWD的增加对症状严重的患者更有价值。例如,对于基线6MWD为m的患者来说,6MWD增加50m比基线为m的患者更有价值。一般而言,6MWD增加30~50m被认为是临床显著改善,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相关。

⑧6MWT过程中可以反映心脏排血的变化,包括最大每搏量、SV平台期、最大心率、EDFR、SVR、阻抗图O波等,通过综合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可以制订更加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一般最主要观察指标为SV平台期所对应的心率(heartrate,HR)和最大心率,其次观察最大SV、EDFR是否在测试中存在大于67,以及O波有无异常增大。临床建议:根据SV的动态变化,决定运动处方采用何种公式。若出现了SV的平台或拐点,提示患者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能力差,临床多见于心肌缺血或心功能失代偿。因此运动处方的制订建议首先考虑运动过程中的心脏安全性,推荐公式为靶心率=85%~90%HRsv(每搏阈对应的心率)。若SV持续上升,未见平台及拐点,则可以根据储备心率法、最大心率法、代谢当量法等公式计算靶心率。

⑨如前所述,在不同的研究中,学习效应的大小是不同的,从最初步行距离的4.5%~33%不等,步行距离在3次之后趋于平稳。因此,当在干预研究中使用6MWT作为终点时,即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如果个体的距离差异小于10%,则必须谨慎考虑结果的临床相关性。

来源: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脏康复发展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无创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指导下6min步行试验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中国心血管病研究,,18(10):-.

黄慧玲简介

黄慧玲医院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副主任,心内科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脏康复发展专项基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青年专业组组长。《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青年编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7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