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天津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心脏病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18/1/25

天津市卫计委发布“天津健康白皮书”——《天津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报告(年度)》,包括天津人口基本情况、主要慢性病新发病例情况、成人慢性病患病及行为危险因素、青少年健康问题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内容。

年,居民期望寿命为81.08岁,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前五位死因,人们普遍存在六种易导致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或不健康生活方式,青少年健康也面临两大隐患……

这都是市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年本市居民健康白皮书中的核心内容。从今年起,本市将依托慢性病发病报告等监测网络,每年发布天津市居民健康白皮书,方便市民提高对慢性病的正确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居民期望寿命达发达国家水平

天津市居民人口水平

年天津市户籍人口数为.64万,其中男性为.93万,女性为.71万。

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

期望寿命也称平均预期寿命,反映了一定年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医疗卫生水平、生活水平等状况,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它是根据特定人群生存和死亡年龄分布计算出来的,反映在一定死亡水平下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此次居民健康白皮书中的期望寿命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年天津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1.08岁,连续4年超过81岁,已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其中男性79.02岁,女性83.23岁,女性比男性高4.21岁。年期望寿命与年相比略有降低。

天津市居民死亡情况

年天津市户籍人口总死亡数为人(年为人);其中男性死亡例,女性死亡例,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26:1。

年天津市户籍人口总死亡率为.08/10万,男性居民死亡率为.28/10万,女性居民死亡率为.37/10万。

年,全部死亡人口中15岁以下儿童、15-64岁青壮年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人群总死亡的比例分别为0.84%、24.53%和74.63%。

人群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5岁以下儿童、15-64岁青壮年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分别为48.04/10万、.40/10万和.45/10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主要致死原因

天津市居民死因顺位

目前,天津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病,年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前五位的疾病累计占总死亡的89.91%。其中因心脏病死亡人数最多,占31.49%;恶性肿瘤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23.64%;脑血管病为第三位,占22.17%。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第十位原因,占死亡总数的0.32%。

不同性别人群主要死亡原因有所不同,男性第五位死亡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女性第五位死亡死因则为糖尿病;男性第十位死亡死因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女性第十位为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

不同年龄组人群主要死亡原因有所不同,其中1岁以下婴儿首要死亡原因为围生期疾病,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50.00%,1-4岁儿童、5-14岁儿童以及15-44岁人群首要死亡原因均为损伤和中毒,分别占各年龄组死亡总数的25.29%、46.40%和34.24%;45-64岁人群首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36.61%;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首要死亡原因为心脏病,占该年龄组死亡总数的34.86%。

恶性肿瘤80至84岁发病率最高

年恶性肿瘤发病率.70/10万(年为.27/10万),男女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发病性别比99:。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至80-84岁组达到顶峰,85岁以上组又有下降。其中15岁以下组男性高于女性,15-59岁组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组男性高于女性。

天津市居民前五位恶性肿瘤构成比分别是肺、支气管癌(23.35%)、乳腺癌(8.70%)、结、直肠、肛门癌(8.27%)、肝癌(6.36%)和胃癌(6.0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主要恶性肿瘤发病有所不同,0-14岁组以白血病为主要诊断,占该组恶性肿瘤发病的46.58%;15-44岁组乳腺癌(构成比12.74%)、肺癌(5.94%)和宫颈癌(构成比5.76%)分别位居该年龄组恶性肿瘤发病前三位;肝癌和乳腺癌分别占据该年龄组男、女性别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45-64岁组肺癌(构成比25.81%)和乳腺癌(构成比22.10%)分别位居该组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65岁以上组,无论男女,肺癌的发病率均居第一位,构成比分别为33.69%和33.97%。

心脑血管疾病男性发病率大大高于女性

年心脏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92.38/10万(年为79.89/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人群心脏病急性事件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至80岁组达到顶峰,85岁以上组又有下降。其中15-64岁组心脏病急性事件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年脑卒中报告发病率.97/10万(年为.34/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至80岁组达到顶峰,85岁以上组又有下降。35岁以上组脑卒中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成人三大慢病杀手

糖尿病

年糖尿病报告发病率为.20/10万(年为.63/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82:。天津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7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75岁以上组又下降。受妊娠糖尿病的影响,在20-40岁之间形成一个小峰。

其中,1型糖尿病为3.3/10万(占1.14%)、2型糖尿病为.4/10万(占75.95%)、妊娠糖尿病为79.5/10万(女性中占24.84%,)、其他糖尿病为26.9/10万(占9.27%)。

2型糖尿病

天津市18岁及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5.01%,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5.75%和14.30%。相当于18岁及以上居民中,每10个人中有2个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发病率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7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75岁以上组又下降。其中15-55岁组男性高于女性,60-79岁组女性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男性高于女性。

18至44岁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的比例仅为39.13%。除18-44岁年龄段男性接受治疗的比例低于90%之外,其他年龄段采取措施(包含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控制血糖的比例均超过90%。但是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的患者比例只有36.72%,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亟待引起重视。

高血压

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67%,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3.38%和29.94%。相当于18岁及以上居民中,每10个人中有3个高血压患者。随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同时,年龄越大,知晓其患有高血压的比例越高。值得注意的是18至44岁的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比例仅为34.46%。

随年龄增长,男性服药控制血压的比例降低,而女性服药比例升高。虽然服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患者比例达70%,但是只有40%左右的服药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血脂异常

18岁及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86%,男性(5.08%)高于女性(4.66%);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为15.23%,男性(20.20%)高于女性(10.54%)男性18-44岁和45-59岁年龄人群均比同年龄女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比例高;而60岁及以上女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18岁及以上居民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2.23%,男性(1.97%)低于女性(2.49%)。男性中,45-59岁年龄人群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比例最高。女性随年龄增长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比例增加,60岁以上年龄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问题应引起注意。

18岁及以上居民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61.17%,男性(69.62%)低于女性(53.13%)。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均处于较高水平。男性比例随年龄增长降低,而女性比例随年龄增长升高。

成人慢性病六大致病因素

慢性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的发展过程,都是由于个体的一些生物遗传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一些如不平衡的膳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不健康心态等危险因素或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导致本市居民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或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六种。

第一膳食结构严重不平衡

本市居民每日摄入的食品种类包括粮谷类、薯类、蔬菜和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及畜禽肉、坚果等,主食以面粉为主,能量需要基本能得到满足,膳食质量也较高。但膳食结构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食盐摄入量严重超标;油脂摄入量超标;蓄肉类摄入较多且均以猪肉为主,牛羊肉、鱼虾等摄入较少;蔬菜和水果摄入过少;奶、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均明显偏低。

第二主动锻炼率较低

调查显示,本市居民主动锻炼率较低,普遍呈静态生活方式。以每周3次、每次10分钟以上为标准,18岁以上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77.13%,农村不锻炼的比例为88.86%,高于滨海环城区的76.33%,更高于市区的66.24%;女性从不锻炼的比例为78.60%,略高于男性的75.67%。

与缺乏运动相对应的是,18岁以上居民每天用来看电视、使用电脑、玩电子游戏、阅读、写作业、坐着打牌等平均静坐时间达到3.97小时,其中男性为4.19小时,女性为3.73小时;市区为5.12小时,滨海环城区为4.21小时,农村为2.55小时。

第三超重肥胖程度严重

本市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8.12%,肥胖率为15.08%,分别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30.6%和12.0%,患病程度严重。其中超重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群最高达到45.63%;男性为40.70%高于女性的35.53%;城区居民超重率为41.44%,高于农村的37.25%和滨海环城区的35.86%。体重超重肥胖者发生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性均会增加,尤其是肥胖症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3倍,动脉硬化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癌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

第四青少年被动吸烟率最高达到57.0%

本市18岁及以上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8.1%,吸烟的主要人群男性吸烟率高达48.97%,明显高于女性的7.16%。调查还显示,本市的被动吸烟率为43.8%,青少年被动吸烟率最高达到57.0%。据统计,至年,本市18-69岁死亡男性居民中22.6%是由吸烟引起的,死亡人数达人。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平均减少5年的寿命。吸烟者肺癌的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1倍,心脏病死亡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倍,脑卒中死亡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4倍。

第五饮酒率10年上升7.5%

本市居民目前饮酒率26.80%,男性饮酒情况较为普遍为46.72%,约为女性饮酒率6.72%的7倍,中年人饮酒率最高达到54.91%;饮酒者酒精摄入量18.36克/天,对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推荐摄入的限量值,本市饮酒居民中有过量饮酒行为的占6.43%。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与年相比,10年间本市居民饮酒率上升了7.5%。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此外,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

第六三成以上居民缺乏充足睡眠

本市居民平均每天睡眠时间7.64小时,随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睡眠不足的比例达35.6%,女性为33.9%低于男性的37.4%。与年比较,10年间本市睡眠不足人群稍有减少,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没有充足的睡眠,睡眠障碍状况不容乐观。长期睡眠障碍会使人心情焦虑,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还会增加多种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病的发生。

青少年健康面临两大隐患

虽然成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但年人群非传染病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报告显示,本市青少年健也面临两大隐患。

第一肥胖

年本市中小学生肥胖问题较为严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3.1%、16.4%和12.8%,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

第二视力不良

年本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4.9%、79.2%和85.3%。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们的视力不良问题更加严峻。

转自天津日报公众







































临沂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