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办公室上演了温馨感人的一幕:患者刘大爷在办公室门口给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仁心仁术”八个金灿灿大字的锦旗交到他的主管医师甘丽媛手中,并激动地说:“三博长安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不但医术好,而且对待病人细心、热情。对疾病诊断明确,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护士们的精心照顾更让我感动,你们是名副其实的仁心仁术!”
看到这位谈笑自如的老人,有谁会想到半月前的他可是生命垂危的患者。74岁的刘大爷,因“劳力性心慌心累多年,突发喘累半小时”,2月19日经急诊送入我院心内科。
甘丽媛副主任医师通过医生的电话提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甘丽媛副主任医师回忆到,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时,最开始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心率多次/分,血压测不出,马上准备抢救车!”。患者一送到病房,心内科医护团队迅速予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予以西地兰、胺碘酮等药物抢救,患者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喘累气促、缺氧,端坐呼吸,心动过速,说话感觉累喘。
心衰指标
急诊床旁心脏彩超检查
第二天一早,吴贞云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医生查房,详细了解病情及查体后,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通过改善心功能及肺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等多管齐下,精准用药、精确施治。
急诊入院时心电图
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及密切监测,患者喘累逐渐缓解、心率逐渐降到正常范围,大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现在刘大爷可以自行爬坡上楼、买菜煮饭,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治疗后复查心电图
在日常生活中,像刘大爷这样心律不正常、突发心脏病的还有很多,那么,对于心律不正常你知道多少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01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就是心脏的节律和频率跳动得不正常。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跳的“泵”,按照一定的节律稳定而有规律地跳动,为全身供血。一旦心跳的频率过快或过慢,或者没有节奏地“乱跳”时,即发生了心律失常。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心脏无法进行有效的泵血功能,就会造成全身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这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
02
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
若有心跳不规律感,“咯咚”一下后感觉胸闷,通常是由于早搏引起。若感觉心跳不规则、搭脉搏会消失,则可能是房颤。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晕厥,甚至猝死。
03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有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的人群,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查明病情。
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和病情危害程度给予相应治疗,也会控制诱发及危险因素,如中青年人较多见早搏,在急性期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饮食等;中老年人群中常见房颤,也需要避免刺激性饮食,并遵照医嘱积极治疗,避免房颤导致的中风等并发症。
如果您有其它疑问,请及时拨打:,联系我们!
医院
_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位于住院部B区三楼,现有医护人员24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中高级职称5名,是重庆医院胸痛中心成员之一。
科室配备体外反搏治疗仪、无创动脉硬化检测仪、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多量的心电监测仪及心电图机等治疗检查设备。
开展心血管内科系统各种疾病的常规诊断治疗及心血管内科的介入治疗,主要收治高血压急症、重症心力衰竭、难治性心衰、心肌梗死、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周围血管栓塞、肺栓塞、严重心律失常及主动脉夹层、心肌病、瓣膜病等疾病。
各型高血压: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肺动脉高压及肺栓塞及低血压。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脂,主动脉夹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外周动、静脉血栓,各种大小动脉炎、静脉炎。
结构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心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甲状腺功能异常性心肌病,药物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围生期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各种心脏瓣膜疾病:瓣膜关闭不全及轻、中、重度的返流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各型心包炎,心肌炎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缺血性肠病。
各型心律失常:各种早搏,房扑,房颤,室速,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离子通道异常的心律失常(如Brugada综合征)/ARVC(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及恶性心律失常。
各型心力衰竭:收缩性及舒张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循环衰竭及泵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科室联系
_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lyy/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