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病临床 >> 心肌病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庚子年三之气手足口病易发,家有儿童需谨慎

来源: 心肌病临床 时间:2020-9-19
本期导读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和相关数据分析,庚子年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为司天的少阴君火,两火叠加共振,手足口病易发。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儿童,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少数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脑膜炎等并发症。需要幼儿家长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年5月手足口病被正式纳入我国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在我国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于首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自年至年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重症病例数例,死亡人,发病数居法定传染病首位。[1]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可出现溃疡。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的环境下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咽喉分泌物(如唾液、痰和鼻涕)、病人疱疹液和粪便等经口感染。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毒属于肠道病毒,无论是否出现症状,感染肠道病毒后的人都具有传染性,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毛巾、手绢、牙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易感人群分布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根据数据分析,-年江苏省CVA16高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6月龄~5岁。而小于6月龄,大于5岁和成年人发病率低。[1]一般预防要点(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衣物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常通风,勤晒衣被;(3)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4)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要亲吻、拥抱等密切接触;(5)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6)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根据国内五运六气领军人物、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的学术观点,按照中医学“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的认识,手足口病与五运六气中“火”的因素密切相关。[]据相关数据显示,年3月份安徽阜阳骤发了手足口病,至6月中旬全国手足口病感染人数约万人,其中有数十人死亡。按照五运六气理论,年是戊子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徵火运,是最易发生痘、疹一类疫病的年份。温病大家吴塘观察到痘证多“发于子、午、卯、酉之年”,他认为原因是“子、午者,君火司天;卯、酉者,君火在泉。……必待君火之年,与人身君火之气相搏,激而后发也。”[]笔者通过对-年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据、-年江苏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以及所在年份的五运六气常位数据研究分析发现,手足口病多集中在三之气为火的时间段,即主客气两火叠加的时间段,与“手足口病的中医病机和证候特征主要为火”的观点一致。见下表及下图所示。当前进入00庚子年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为司天的少阴君火,两火叠加共振。另据气候趋势推演,进入三之气后,气温持续升高,时有强对流天气出现,气候变化较大。综合上述五运六气理论和数据分析可见:庚子年三之气期间手足口病易发,需要谨慎对待。此外,手足口病少数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脑膜炎等并发症。其中肺出血并发症在温州医院的研究报告[3]中显示为庚寅年,岁运为金运太过之年,手足口病的肺出血并发症数量相对较高,需要警惕。手足口病在中医属“麻疹”“风疹”的范畴,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笔者以为,手足口病在中医属“热夹湿”,儿童多发主因是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当下儿童饮食多肥甘厚味,平时过食瓜果类、生冷及较多寒凉食物,加上儿童的脾胃功能偏弱,体内寒湿,聚湿生痰,继而生热化火,再有外部气候为火盛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内外部共振,继而诱发手足口病,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故发病于手足口。手足口病在中医属“麻疹”“风疹”的范畴,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而中医药在防治“疫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优势。[]●方剂方面:主要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三黄石膏汤、导赤散、清瘟败毒饮、五倍子泻心汤等,早期还可以使用王氏保赤丸防治。●饮食调节:饮食清淡,少吃厚味油腻食品,减少牛奶和鸡肉的摄入量,对于婴幼儿可适当多一些菜汁、果汁,古语有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所以不要吃得过饱,还要保持大便通畅。●食疗方面:扁鹊三豆饮(绿豆、赤小豆、黑豆)可为防治良方。赤小豆具有利水祛湿的功效,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功效,黑豆具有解表清热的作用。制作方法:赤小豆、黑豆、绿豆各30-50g;三豆最好提前清水浸泡大约-3小时,沥干后加入清水大约-毫升,大火烧开后继续用小火熬制30-40分钟,使水余-00毫升左右即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白糖,早晚分两次服用。此外需要注意三豆饮不可隔夜服用、脾胃虚寒的可以放三片生姜与三豆一起煎水即可。(特别提醒,本文中的中药方剂和中成药使用请在专业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服用)参考文献:[1]嵇红,鲍倡俊,祁贤,等.-年江苏省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A16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35():-.[]顾植山.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3(3):85-86.[3]何时军,张小鸥,林苗苗,等.—年我院手足口病肺出血患儿发病时间与五运六气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8(11):-.张凤雏,笔名:恒斋主人,中国传统文化学者,五运六气领域研究学者,多年来致力于中医经典的研究和传播。近十年来,潜心研究五运六气学说,沉醉于探索天地、宇宙、自然、生命、疾病的本源奥秘。将前人之良训融入自修亲证之体悟,加之数年经验总结,在五运六气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多领域,诸如医疗、体检、养生保健、应急管理、气象、农业等领域。年共同编辑整理评注出版了《五运六气入门讲记》一书,该书由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分别作序推介;由“西泠五老”之一的林乾良教授题写书名。自正式出版以来在业界获得广泛好评。近几年,主要讲授了《五运六气应用课程》(初阶篇、中阶篇、高阶篇)、《五运六气先天体质病理定位与疾病预防》、《黄帝内经养生精华》、《四季养生要点》、《节气与五运六气养生》、《古法八段锦导引功法》等课程。编辑:云柒欢迎投稿:dszy

idaosh.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xjbzyzl/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