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很久没有更新的博主豆小芽。
最近手头工作有点多,每每想写点新东西分享的时候总会被各种临时任务打断,在忙到焦头烂额的时候在短视频平台收到很多粉丝的催更,心理又温暖又焦急。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进行专科知识的学习。完善的专科知识体系是建立评判性思维的基础,我会联系心血管专科知识给大家做具体的解读。文末有简略的视频讲解,觉得阅读文字太累的小伙伴们直接看视频吧。
1.复习基础知识
不知道大家在学校学的知识到毕业工作的时候还能记得多少,但我当时真的好多理论知识考完试就忘。
上学的时候总觉得那些病理、生化、免疫等理论学了这么多用得上吗,进了临床之后发现,要做好本职工作,除了护理相关的知识点,其他基础知识同样重要。
所以在进入一个新科室轮转或者实习前,先了解一下专科涉及的基础知识,能让你更好的理解专科护理要点,更快上手。我带实习生的时候,会在第一天就告诉他们需要回顾哪些基础知识,之后的实习中再帮他们把理论深入,并且和临床实践串联起来。
关于基础知识,可以从专科所属系统的解剖、生理入手。比如在心内科,心脏解剖、冠脉解剖、体循环肺循环、传导系统、正常心电图的组成、常用降压药的种类及代表药物等就是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如果想学的深入一些,可以再了解一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2.专科常见疾病种类及治疗方法在了解完基础知识之后,下一步就是深入具体疾病的学习,所以在此之前,尽快了解专科收治的病种十分必要。当然除了病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一起了解。比如内科可以了解常用药物种类,外科则了解常见术式,方便在下一阶段有目的的去学习。
在心内科,常见疾病就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扩张型心肌病等。而常规治疗则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常见药物种类又包含降压药、利尿剂、抗血小板/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体内除颤仪植入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接下来的学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可以先从疾病出发,深入了解疾病,之后从治疗出发,看每种药物/手术会应用到哪些疾病及场景,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比如学完疾病后我会思考,哪些疾病的病人会需要做冠脉造影,哪些病人装普通的起搏器,哪些病人需要装带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
3.常见疾病的具体学习针对疾病的学习,从最常见的开始,可以用零散的时间去回顾病理生理、疾病本身的并发症、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常用药物的用法、主要作用和典型副作用等等。
这个阶段,请搬出相关所有涉及到的教科书,比如解剖、病理生理、护理学、药理学,有条件的可以参考临床医学相关的书籍,以及疾病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
细致学习后,最重要的一步是和临床典型的案例相结合,看看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是不是和我们学到的一样。有空的时候可以多听听医生的查房,相信收获会更多。
4.专科知识思维导图当我们用零碎的时间学完疾病相关知识后,除了上述提到的从另一个角度去复盘,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绘制专科知识思维导图。
市面上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总有小伙伴会来询问哪款软件好,其实对于平时不常用思维导图的人来说,体验的差异性不会很大,也不要执着于挑一款最好用的软件,毕竟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你的思维。
我带实习生的时候,因为一般都是临床看到什么就顺便讲解什么内容,到最后就有可能会忘记某几个要点,所以就绘制了一个知识图谱,到学生实习快结束时抽时间再一起梳理一遍。以下是部分思维导图,给大家作个参考。
5.专科应急预案当然,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仅有专科基础知识还不够,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沉着应对,就需要提前了解专科的应急预案。
比如心内科高血压危象、心包填塞等应急预案专科性就比较强,在外科大出血抢救可能就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看到这里,也许有部分小伙伴会有疑问,疾病治疗相关的知识,护士为什么要了解这么多。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推文里,大家会慢慢找到答案。
end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联系后台
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
▼相关文章
如何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和家属——非暴力沟通解决方案
浪姐2:杨丞琳姐姐的领导力,护理人也值得拥有
临床工作5年,这几点经验我想一次性分享给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lanzweibolu.com/zyzlxjb/8172.html